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

1.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④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⑤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口诀:体(教育管理体制)内(教育内容)性质(教育的性质)两权(领导权和受教育权)一目的(教育目的)

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既体现在身体机能和身体机能之间,也体现在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这种差异体现在群体和群体之间以及个体和个体之间。

口诀:续(顺序性)阶(阶段性)补(互补性)异(个别差异性)还不平衡(不平衡性)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口诀: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性(发展个性)

4.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口诀:马克思是社会人(受教育身心发展规律、人们教育思想)

5.实现体育教育的途径(如何开展体育教育)。

(1)体育课。这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2)早操、课间操。

(3)课外体育锻炼。

(4)运动队训练。

口诀:对(运动队)外(课外)体(体育课)操(早操、课间操)

6.实现美育教育的途径(如何开展美育教育)。

(1) 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

(2)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

(3)通过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口诀:教(各科教学)生(日常生活)字(大自然)

7.实现劳动(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如何开展劳动教育)。

(1)通过校办工厂和农场的劳动进行

(2)通过参加校外的工厂、农场或农村的劳动进行

(3)通过服务性劳动,尤其是社会公益劳动进行

口诀:内(校办)外(校外)服务(服务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