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记忆潜能(精华版) 第一章,彻底挑战人类的想像力

第一章,彻底挑战人类的想像力
前言(作者经验分享):
记忆方式需要不断的训练,很多同学问我,有没有关于训练记忆力最有效的方法。同学们的心情我很理解,但是,记忆首先要学会记忆的方式,然后不断的加以练习,才能行之有效,运用到学习中去。
很多同学都害怕记,即使花心思去记了,没有过多久就忘得一干二净,浪费了时间,也消耗了精力,其实这就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记忆方式。如果能够训练出一种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其实不需要刻意的去记,潜意识里面自己的大脑就会主动去记忆,毫不费力的就能够记住自己想要的知识,甚至想忘都难。
因此,记忆力靠的是方法,把方法练到炉火纯青,记忆力随之就上去了。大家在看书的同时,推荐大家有条件的可以购买一个速读记忆训练软件,能够最有效的进行训练:www.51.jint.cn,先下载试用一下,这个是国内最知名的训练软件。
最后,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快速进步,学以致用!
一、世界最高水平的记忆力较量——世界记忆锦标赛
二、世界记忆之父——托尼·博赞
三、世界上最令人赞叹的记忆天才——多米尼克
四、亚洲记忆先驱——叶瑞财博士
五、启示之一:重塑我们的记忆观念——世界记忆大师的记忆原理
1,记忆新观念之一:记忆等于想像
2,记忆新观念之二:记忆等于联结
3,记忆新观念之三:记忆等于编码
4,记忆新观念之四:记忆力的差别只是记忆方式的差别
一把彩色的钥匙在鹦鹉身上一拧,鹦鹉条件反射般地把脚下的球儿(皮球)用力踢了出去。球儿像箭一般地飞了出去,击中了一个巨大的锣鼓,锣鼓倒了下来,掉在白色的珊蝴堆里,把珊蝴压成了绿色的芭蕉。芭蕉叶一扇,把一个气球扇到天上去了,气球被正在天上飞的一只白色仙鹤的尖嘴巴一啄,爆炸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仙鹤飞到一个黑色的沙发上,翘起二郎腿,悠闲地坐下来休息,然后掏出一个又大又红的石榴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看完上面这段充满想像力的文字,相信读者朋友们都可以很轻松地按顺序记住那几个带下划线的词语:
钥匙、鹦鹉、球儿、锣鼓、珊蝴、芭蕉、气球、仙鹤、沙发、石榴。
任何自认为记忆力比较差的人,如果能够稍微发挥一下想像力的话,相信都可以只看一遍、顶多两遍就能很轻松地记住这十个词语,不但能够倒背如流,而且过很久都不容易忘记。
如果你记下了这十个词语,那么恭喜你,事实上你已经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前二十位数字(3.14159265358979323846)!
聪明的你一定会发现,只要按照谐音规律,就能立即把每个词语转化为相应的数字:
钥匙—14;鹦鹉—15;球儿—92;锣鼓—65;珊蝴—35;
芭蕉—89;气球—79;仙鹤—32;沙发—38;石榴—46。
现在你应该会感觉到,用这种方法来记数字,不但记得快、记得牢,而且还充满了想像的乐趣,你不是在完成一件枯燥乏味、令人头痛的记忆任务,而是在做一件充满趣味的想像力游戏!
通过这个简单的记数字游戏,事实上大家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有效记忆方法的两个基本原理:联想和编码。
联想就是指把这十个毫无关联的词语通过想像力的加工,把它们联结在一起,从而轻松地记住它们。
编码则是把20个非常枯燥的数字,转化为具体鲜明的词语,通过联想法来记住词语,就相当于记住了这些数字。
在这两个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再加上我们称之为“定桩法”记忆技巧来灵活地运用这两个记忆原理,就可以更为快速地记住更大量的记忆资料,帮助我们迅速地提高记忆效率。
我们在本书中想要向大家介绍的这套可以称为世界上最有效的记忆方法,事实上也是最简单、最容易掌握的快速记忆方法!它仅仅包含三种非常简单的方法:联想法、编码法、定桩法。
掌握了这套方法,我们就能够快速地记住任何需要记忆的资料,这套记忆方法的记忆速度至少是我们常用的“死记硬背”法的十倍以上,而且记得牢,不容易忘记,甚至可以轻易地做到倒背如流!
关于这套世界上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我们安排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再作系统完整的介绍。而在前面几章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这套记忆法的来龙去脉,还有与之相关的一些记忆新观念,以及一些具体的应用。
为什么说这套如此简单、一眼就能看明白的方法是世界上最有效、最具威力的记忆方法呢?
这是因为,拥有世界上最顶尖记忆力的世界记忆大师们,所普遍采用的就是这套记忆方法,或者说是基于相同原理的记忆方法。他们运用这套记忆方法,在许多记忆项目上都获得了惊人的记忆效果。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记忆力赛事:世界记忆锦标赛,看看记忆大师们的记忆力究竟到了怎样惊人的程度。
一、世界最高水平的记忆力较量——世界记忆锦标赛
世界记忆力锦标赛(World Memory Championships)是由“世界记忆之父” 托尼·博赞于1991年发起、由世界记忆力运动委员会(WMSC)组织的世界最高级别的记忆力赛事。
世界记忆力锦标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九九一年,第一届世界记忆锦标赛在英国大脑基金会的赞助下举行。经过十三年的发展,世界记忆锦标赛已经成为在大脑思维运动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赛事。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三十多个国家的成千上万名记忆选手报名参加,她代表了目前世界上记忆技术水平最高的国际性大脑思维竞技赛事。
随着该赛事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并参与到这项比赛,世界强国几乎都有派选手参赛。直到二○○三年,中国的两位年轻人张杰、王茂华首次参加这项世界最高水平的记忆赛事,在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双双获得了“世界记忆大师”奖项,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世界记忆大师”奖在世界记忆锦标赛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奖项,它代表了世界记忆锦标赛组委会对获奖者记忆水平的最高评价,也代表了获奖者在记忆力技巧和应用方面的突出表现。
目前该赛事已在全球举办过十五届。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一年一度的世界记忆力锦标赛已成为最具权威的记忆力赛事,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度的参赛者和观众,并成为各国媒体竞相关注的焦点。2004年墨西哥国际赛事就有65家国际媒体进行全程直播,伦敦《时代》杂志更是将2004年赛事列为头版新闻予以报道。
迄今为止,世界记忆力锦标赛已在以下国家成功举办:澳大利亚、南非、新加坡、德国、马来西亚、墨西哥、美国和英国等。
在2005年世界记忆锦标赛上,德国人梅尔(Clemens Mayer)以6240分的总成绩打破世界记忆锦标赛最高成绩纪录荣获冠军。卡尔森(Dr Gunther Karsten) 以5990分获2005年世界记忆锦标赛银奖。泰勒(Joachim Thaler)以5582分获2005年世界记忆锦标赛铜奖。
世界记忆锦标赛挑战人类记忆的极限,设有十个比赛项目,分别为:二进制数字(Binary Digits)、虚拟历史事件(Dates)、一小时扑克牌(Hour Cards)、一小时数字(Hour Digits)、人名与头像(Names&Faces)、新诗记忆(Poem)、随机单词(Random Words)、扑克牌速记(Speed Wards)、数字速记(Speed Numbers)、口述数字(Spoken Numbers)。
在这世界最高水平的记忆竞赛中,在这十项挑战人类记忆极限的比赛中,人类的记忆能力究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
结果一定超出许多人的想像!
下面是国际记忆赛事中的比赛项目(后十项为世界记忆锦标赛项目)和世界最高纪录(截止至2005年8月31日):
比赛项目 | 世界纪录 | 世界纪录保持者 | 大赛 |
5分钟二进制数字 | 780位数字 | Ben Pridmore | 2004年澳大利亚赛事 |
10分钟扑克牌记忆 | 220张牌 | Dr. Gunther Karsten | 2002年澳大利亚赛事 |
30分钟扑克牌记忆 | 574张牌 | Dr. Gunther Karsten | 2005年德国赛事 |
30分钟数字记忆 | 1040位数字 | Clemens Mayer | 2005年德国赛事 |
30分钟二进制数字 | 3705位数字 | Ben Pridmore | 2004世界记忆锦标赛 |
5分钟80组虚拟历史事件 | 80 个事件 | Ben Pridmore | 2004世界记忆锦标赛 |
一小时扑克牌记忆 | 1197张牌 | Andi Bell | 2002世界记忆锦标赛 |
一小时数字记忆 | 1949位数字 | Dr. Gunther Karsten | 2005世界记忆锦标赛 |
15分钟99组人名与头像 | 170 分 | Clemens Mayer | 2005年德国赛事 |
15分钟新诗记忆 | 345 分 | Astrid Plessl | 2003世界记忆锦标赛 |
15分钟随机单词 | 199 个单词 | Boris Konrad | 2004年德国赛事 |
记忆一副扑克牌 | 32.13秒 | Ben Pridmore | 2005年德国赛事 |
5分钟快速数字记忆 | 333位数字 | Ben Pridmore | 2005世界记忆锦标赛 |
100秒口述数字记忆 | 198位数字 | Clemens Mayer | 2005世界记忆锦标赛 |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如果你们看明白了这些比赛项目,并且看明白了各个项目的世界纪录,相信你一定会为人类能够表现出来的记忆水平感到难以置信的震惊!
你一定会在心中打个大大的问号:这些都是真实的吗?
是的!这些都是非常非常真实的记忆纪录!这就是人类记忆所能达到的惊人程度!
或许大部分人会觉得上面这些人的记忆能力实在太惊人,对自己来说完全是可望不可及。
别担心,让耐心地我们把这本书读下去,你很快会发现,这些令人惊叹的记忆力完全可以出现在你的身边,甚至是你的身上!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这一组数据上来。
上面的这些比赛项目,其规则大部分都比较容易理解,例如“10分钟扑克牌记忆”,就是在10分钟的时间内能够按顺序记住多少张已经打乱的扑克牌(去掉大小王),该项目的世界纪录是在10分钟内记住了220张牌,也就是4副扑克。
又如“30分钟数字记忆”,列出一千多位毫无规则的阿拉伯数字(3、5、0……),每人给30分钟时间按顺序记忆,然后看你能按顺序一个不错地记住多少个数字,该项目的世界纪录是30分钟内记住了1040个数字。
有些相对难理解的比赛项目,我们在这里稍微解释一下。
“5分钟80组虚拟历史事件”:事先列出80个虚拟的历史事件,每个事件都由简短的几个词语组成,并且对应于从1000年至2099年中的一个年份,如:“和平条约签订:2077年”。给每个参赛者5分钟时间记忆每个事件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年份,事件与年份都不会出现重复。5分钟后,把每个事件的对应年份去掉,参赛者将凭记忆在15分钟内把每个事件的正确年份写出来。该项目的世界纪录是80个事件的年份全部回忆正确。
“15分钟99组人名与头像”:给参赛者看99个彩色的人头像,每个头像下都有两个字的名字,给每人15分钟的时间记住每个头像所对应的名字,名字不会重复。15分钟后,把所有的名字去掉,参赛者将凭记忆在30分钟内把每个头像所对应的名字默写出来,每写对一个名字计2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是获得了170分,也就是写对了85个名字。
“15分钟400个随机单词”:随机给出400个常见的单词,每个按顺序标好号,给每位参赛者15分钟进行记忆,并给30分钟进行回忆默写,每个单词都必须把其标号默写出来。该项目的世界纪录是在15分钟内记住了199个单词。
“15分钟新诗记忆”:为每次比赛创造出一首从未向外公开过的不压韵的新诗,给每个参赛者15分钟进行记忆,然后给30分钟把整首诗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该项目采取计分制,计分方法较复杂,这里不再详述。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让我们再一次认真地看看那些代表人类最高记忆水平的纪录,你会发现这些纪录是多么的让人惊叹!人类的记忆力怎么会达到如此不可思议的程度!
如果你们觉得这些纪录比较抽象的话,不妨暂时把手头上正在阅读的书本放一放,选择其中几个项目亲自试一试,看看自己的水平跟世界纪录有多大的差距,以便对这些抽象的数字有一个比较具体的感受。
例如“5分钟二进制数字”项目,你可以连续写下无规律的100个二进制数字(由0和1组成),然后给自己5分钟的时间记忆,看能回忆出多少个。这个项目的世界记录是5分钟记住780个数字,而且顺背、倒背、随便抽查都不会错!
又例如“5分钟快速数字记忆”项目,你可以连续写下100个随机数字(十进制),然后给自己5分钟记忆,看能回忆出多少个。这个项目的世界记录是5分钟记住333个数字,而且顺背、倒背、随便抽查都不会错!
又例如“记忆一副扑克牌”项目,你可以找来1副扑克,把大小王去掉,洗匀了之后,一张一张翻开来记忆,把它们的排列顺序记住,看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整副扑克记住。这个项目的世界记录是32.13秒,而且顺背、倒背、随便抽查都不会错!
可能有些人不愿意费心去找纸和笔,没关系,我们这里帮大家列出两组数字,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尝试挑战一下。
二进制数字(100位)
00011010010000111011
01010011110110001010
11110010101100011010
00100010111011100110
01101010001110011010
十进制数字(100位)
56785573210093332747
19765253371400387669
03119556733490026678
53754478209842009312
09234024049784191573
二、世界记忆之父——托尼·博赞
托尼·博赞简介:
* 1942年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拥有心理学、英语语言学、数学和普通科学等多种学位。
* 大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顶尖演讲家,被称为“智力魔法师”、“世界大脑先生”。
* 世界记忆锦标赛的创始人,世界快速阅读锦标赛的创始人,思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被誉为“世界记忆之父”。
* 终极思维工具“思维导图”(MindMap)的发明者。
* 大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超级作家,出版了87部专著或合著,系列书销售量已达到一千万册。
* 全球的公众媒体人物,在英国和国际电视台出现的累计时间超过1000小时。拥有超过3亿的观众和听众。
托尼·博赞1942年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拥有心理学,英语数学和普通科学等多种学位。他是迄今为止“门莎高智商协会”的“创造力智商”最高纪录保持者;所出版的二十多种大脑方面的图书已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全球五大洲的五十多个国家出版,并成为世界顶尖级公司进行高级培训的必选教材。
另外,他还出任一些政府部门,大学和研究院及大跨国集团公司的咨询专家,包括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巴克莱国际公司、数字设备公司、HP公司等。他主持的大脑知识讲座已成为希望家喻户晓的节目,在无线广播,卫星电视及包括录象节目在内的各种媒体上大受欢迎。业内认识皆尊称他为“大脑先生”。
托尼的书非常畅销,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在100多个国家出版。他的BBC畅销丛书《开动大脑》(Use Your Head)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册,并被一些公司选作员工培训用的标准入门教材,如:IBM、通用电器公司、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DS)、弗鲁厄丹尼尔公司、数字设备公司,并被英国电视大学选作学生用书。
《开动大脑》和“大脑思维”系列的其他一些书使他成为了世界畅销书作家。到目前为止,这位风靡世界的大脑巨星已出版80余部专著,在100多个国家累计销售了1000万册。
作为国际媒体明星,托尼出品或与他人合作出品了国际、国内许多卫星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录像和无线电节目,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节目包括破纪录的《开动大脑》系列讲座、《开启思维》系列讲座、《施了魔法的编织机》(1小时长度的大脑记录片)和许多其他的脱口秀电视节目。他最新的两盒录像带,是由BBC影像公司出版并获奖的《思维魔力》,讲述商业用途的思维导图概念。而另一盒录像带《家庭天才》,则遵循了所有的智力系统的法则,旨在提高整个家庭的智力水平。
他是许多政府机构和跨国公司的顾问,比如BP公司、巴克雷国际数字设备公司、电子数据系统公司、通用公司、IBM、欧洲管理中心和迪士尼等。一些国际知名的商业机构和大学及研究院经常邀请他开办讲座。2000年,托尼与英国、新加坡、墨西哥、巴林和科威特等海湾国际及列支敦士登的政府或政府组织合作发起了教育行动。
托尼·博赞是“世界记忆联合会”、“世界记忆锦标赛”、“世界快速阅读锦标赛”的创始人,是“奥林匹克思维运动”和“思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共同发起人,从它21世纪初创立以来已经吸引了世界各地74个国家、25000名会员。在“青年总裁组织”的成员中,他比较被亲切地称作“大脑先生”。他还保持着全球最高的“创造力智商”记录,而他高智商创造力的直接作品就是创作了4000首诗歌,其中许多荣获了各种文学奖项。
托尼·博赞是国际奥林匹克教练和运动员顾问,“英国奥林匹克划船队”和“英国奥林匹克国际象棋队”的顾问,而他本人也曾经在运动项目上获奖。他是“国际心理学顾问委员会”的推选成员和“培训及研究院”的成员和“伦敦荣誉市民”,也是剑桥大学和布里斯托尔大学“青年企业家协会”的赞助人。
除了这些荣誉,包括“青年总裁组织”领袖奖之外,他最近还获得了EDS公司颁发的“老鹰捕捉奖”——该奖项颁发给那些尝试不可能的事情并获得成功的人!
《“蠢材”学生得奇教授点拨》
今年63岁的博赞先生已被不少人戏称之为“智力魔法师”,但是在7岁刚入学读书时,他是同学公认的“蠢材”,“数学、写作等多数课程都不行,是全班最底层的学生”,但他对大自然的动植物很感兴趣,甚至能通过昆虫飞动的声音判断出它的名称。
进入大学后,他碰到了一个特殊的教授。第一次上课,这位教授竟能正确无误地将每个同学的姓名、出生年月、住址乃至父母的名字全部背出来。
博赞当时很诧异,就问教授如何能做到这一点,“但教授却说自己是个天才”。说到这里,博赞露出“狡猾”的笑容,“我就问他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天才的。”他用这个问题足足缠了教授三个月,教授终于将自己记忆的一些系统信息告诉了他,“他告诉了我一些如何记忆的技巧”。
这激发了博赞对大脑开发研究的兴趣。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了人脑记忆方式、人脑创造力随年龄增长而衰退与教育方式相关等大脑思维运动的道理。他还发现,至今为止,人类对大脑的使用只占到大脑机能的6%~10%,即便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聪明的爱因斯坦也仅仅使用了大脑机能的18%!尤其是右脑的使用率偏低,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思维。
在这个基础上他创造出了目前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和传统的直线记录方法、思维方法完全不同,第一步是把主题(关键字和图像)画在纸的中央,表达核心意思。下一步是考虑次主题,也就是在上一层主题下的延伸。博赞说:“传统的记笔记方法只使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因为它主要使用的是逻辑和直线型的模式。而思维导图这种笔记方式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它激发我们的右脑,能极大地提高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对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巨大帮助。”
三、世界上最令人赞叹的记忆天才——多米尼克
“世界记忆大师”多米尼克·奥布莱恩(Dominic O’Brien),出生于英国,是世界上最令人赞叹的记忆天才。1991年,奥布莱恩初出茅庐,凭借着自己独创的“多米尼克系统”,在当时的首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上扫尽强敌,成为当年的记忆冠军,并创下新的世界纪录。
此后11年间,奥布莱恩共8次卫冕成功,稳居冠军宝座。他可以用38秒记住一副扑克牌的顺序,用30分钟记住2385个随机产生的数字,用1个小时记住元素周期表上110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类别和精确到4位小数的原子量……他因为记性太好而被各国的赌场拒之门外,现在不仅英国所有的赌场都不欢迎他,就算在法国、捷克、美国等国的赌场,也都盯上了他,不让他入场。
记忆训练的鼻祖托尼·博赞称其拥有一颗“人类迄今为止开发得最为深入的大脑”。
《从小有阅读障碍的8届世界记忆冠军:多米尼克》
多米尼克是拥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记忆奇人,他需要准确地记忆一共54副扑克的排列顺序,54副扑克共有2808张牌(去掉大小王后每副扑克为52张牌),每张牌仅仅能够看一次,这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对人类记忆力极限的挑战。
结果多米尼克花了3个小时来一张一张地记忆这些已经被洗得非常均匀的扑克牌,然后用了一个小时来对自己大脑中的记忆进行整理。最后,多米尼克花了4个小时来准确回忆出这2808张牌的顺序。
吉尼斯世界纪录允许有0.5%的误差,也就是可以有14张牌的错误,结果多米尼克在这2808张牌中,仅仅弄错了8张牌!成功获得这个被称为“记忆马拉松”项目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许多人可能会以为多米尼克从小就是记忆天才,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多米尼克从小就患有“阅读障碍症”(Dyslexia)以及“注意缺陷障碍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是儿童多动症的一种表现形式),记忆和阅读都有困难。
多米尼克说,他从小就有阅读困难,阅读的时候感到每一个单词好像都从书本上跳出来一样,必须用手指着单词一个一个地来阅读,否则就很难阅读下去。然而不明就里的老师们却让他不要用手指着单词来读书,结果他的阅读越发困难,理解力也比班上的同学慢许多。
当他在听课的时候,他的注意力总是很难集中,不由自主地会开小差,脑海中经常会出现与上课内容无关的其它画面,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讲课中来。
现在,已经是这方面研究专家的多米尼克把自己小时候的这些障碍归结为“右脑的想像思维发达,而左脑的逻辑思维较弱”,然而在那种只重视左脑逻辑思维的教育环境中,多米尼克右脑的想像能力被大大地压抑了。
1987年的时候,多米尼克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记忆表演的节目,3分钟之内记住52张扑克牌的神奇记忆力让年轻的多米尼克羡慕不已。
多米尼克立即坐下来,拿出一副扑克牌开始了自己摸索的记忆训练。他充分地运用了自己右脑想像力的优势,把一张张扑克牌经过想像力的加工之后转变成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图像。逐次翻开这一副洗匀的扑克牌,也就意味着逐渐打开了一个生动、有趣、夸张的故事。当他在想像之中像看电影一样地看完这个故事之后,扑克牌的排列顺序也就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了。
很快,多米尼克的记忆力就在这种想像力的训练之下迅速地提高了。
1991年,多米尼克参加了由“世界大脑先生”托尼·博赞所发起的第一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他凭借其独创的“多米尼克记忆系统”,一举战胜了所有的竞争对手,获得了第一届记忆锦标赛的总冠军。此后,他又获得了93年、95年、96年、97年、99年、2000年、2001年的冠军,并获得94年及2002年的亚军。在世界记忆锦标赛从1991年开赛以来,多米尼克共获得八个冠军、两个亚军,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令人赞叹的记忆天才。
目前,40多岁的多米尼克积极投身于大脑思维与记忆训练的领域之中,把他在这些方面的经验传授给越来越多的人,帮助他们开发大脑的潜能、迅速提高记忆力、改善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四、亚洲记忆先驱——叶瑞财博士
叶瑞财博士简介:
* 马来西亚华裔,1950年10月出生,美国檀香山大学心理学博士。
* 是亚洲教导记忆技巧的先驱,是亚洲最早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的人,中国首两位世界记忆大师张杰、王茂华均出自其门下。
* 成功记忆从1600年至9999年的日历。
* 成功的在六个月内记忆1774页的牛津高阶英汉字典而被誉为“活字典”。
* 1998年7月,他因成功记忆圆周率6万位数字而成功打破世界记录。
* 他于1999年8月在伦敦举行的世界奥林匹克记忆锦标赛中赢得“记忆荣誉大师”奖。
* 2001年8月伦敦第五届奥林匹克思维运动大赛,他成功赢得全场总冠军。
* 2002年8月伦敦第六届奥林匹克思维运动大赛中,再次成功赢得全场总冠军。
* 2002年8月伦敦第十一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中,他成功的摘取了二金一铜、赢取‘十项全能’世界记忆大师奖,同时创造了一小时记忆数字的全新世界记录。
叶瑞财博士多年来致力于对记忆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由其开发的神奇记忆法已经在马来西亚、印度、印尼等国家全面普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并培养出世界级记忆大师多名,他教导的对象上至政府首脑,下至初入校门的小学生,范围之广令人赞叹,且无不在其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003年10月,叶博士的两位中国学生张杰、王茂华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记忆锦标赛,他们两人同时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成为中国首两位世界记忆大师。
叶瑞财博士的成长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国内某媒体记者在2004年对叶瑞财博士进行采访的文章刊出后,不少读者还以为是一个吹得神乎其神的“造神”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造神”的故事:
《“活字典”叶瑞财博士》
叶瑞财祖籍中国广东,家境贫寒。父亲来到马来西亚后奋斗多年却并没有发财,全家人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后来,叶父千辛万苦把他送到美国维吉利亚工业学院读书,希望他能出人头地,学成后为家里分担些负担。
叶瑞财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很用功,功课也很好,但生存的压力却时时困扰着他,需要他不时去打工挣钱维持生活。由于他身体瘦弱,根本干不了赚钱多一点的体力活,最后只好选择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叫ELLM的小酒馆里打杂工。这里待遇很低,没有基本工资,收入全凭客人的小费。
他命运的转折出现在1976年秋季的一个周末的午夜。那一晚,酒馆突然来了一个胖胖的、留着两撇优美胡子的美国人,据说还是一个教授。这个美国人进来后很快开始表演精彩绝伦的“扑克秀”,由于其记忆超群,阵阵喝彩声很快让酒馆沸腾了起来。
当时才20岁的叶瑞财凑近一看,只见众目睽睽之下,一副扑克牌任凭你怎么分,怎么洗,只要那个美国人看上一会儿,他就能说出每张牌的准确位置。
叶瑞财觉得不可思议,以为这是魔术,便走上前去用一种挑衅的语气说:“先生,能让我来考你一次吗?”美国人微微一笑,递上扑克牌:“好呀,只要你不把扑克牌洗烂了就行。”
叶瑞财拿过扑克牌,转过身,在确信那个美国人并没有偷看的情况下,飞快地洗起来。他翻来覆去地洗,洗了又分,分了又洗,在他认为完全打破了原有的顺序之后,才把扑克牌还给了美国人。
那美国人依然微笑着接过牌,仔细看了起来,几分钟工夫,他又把牌递给叶瑞财:“考吧,年轻人。”
叶瑞财立刻喊道:“黑桃A在哪里?”美国人似乎想戏弄一下这个亚洲小伙子,他装着很迟疑的样子,拍了拍脑袋说:“啊……你的牌洗得太好了,顺序全打乱了,我真的记不住了吗?请翻开顺数的第37张吧……”叶瑞财慢慢翻开顺数的第37张牌:果然是黑桃A!他不服气,又问:“樱花7呢?”
美国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顺数第13张便是。”翻开第13张牌,果然是“樱花7”!叶瑞财又问:“红桃皇后在哪里?”“太简单了,”美国人一脸灿烂,漂亮的小胡子微微一翘,“倒数第2张就是高贵的皇后。”
又翻,又是!叶瑞财的眼睛瞪大起来,他不得不对这个神奇的美国人另眼相看。这时,那美国人拍了拍叶瑞财的肩膀,说道:“年轻人,让我来告诉你这副扑克牌所有的顺序吧。第一张是黑桃3,第二张是樱花2,第三张是方块8……最后一张是樱花6。对吗?”
当翻完最后一张牌时,叶瑞财的手颤抖了起来,心怦怦地直跳。美国人说得一点都没有错,他把所有的扑克牌都认完了!
“这是科学,记忆科学,不是魔术,你要明白!”
一股热血从心底一下涌了上来,他突然抓住美国人的手,很急切地问:“我想学,你能教我吗?”“NO……”美国人笑了,“如果你想学,如果你觉得这种技艺对你有好处,那你就去学吧。只不过不是我来教你,而是我的老师来教你。他们才是最出色的。”
从那时起,叶瑞财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门科学:记忆研究。他还打听到美国有一个“头脑研究学院”,这个学院属于一种再教育性质,专门培养人的记忆方法和技巧。不过,学费也是挺贵的,一期下来要4000美元。叶瑞财为了凑齐学费,开始拼命打工挣钱。
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学好了记忆技艺,去酒吧表演赚钱,不仅要把学费赚回来,还要给家人存上一笔钱。就是出于这种朴素的愿望,他带着起早贪黑赚来的4000美元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走进了“头脑研究学院”。从此,这个歪打正着的“雕虫小技”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无意中让他洞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学成归来,他越来越觉得记忆的奇妙,在总结一些常用的记忆方法的时候 ,他还自己琢磨出了一些新方法。后来,他把这些自创的记忆方法运用到了学习中,结果一用就灵,期期都是高分,让同学们刮目相看。
从此,他的大学生活充满了阳光,他总是生活在掌声与赞叹声中。一副扑克牌不够了,他又玩两副;两副不过瘾了,他又玩三副。在维吉利亚工业学院里,他俨然一个“外星人”,总能从同学们惊奇的目光里找到当“神人”的快感。
有一天,当他把口袋里最后的两美元买了一只热狗之后,突然心慌起来:不能这样玩下去呀!还得挣钱养活自己呀!他想起了自己去学习记忆方法的初衷,遂决定去试一试。
他找到了一家生意非常火爆的酒馆,要求去当调酒师。但这家酒馆老板很挑剔,一般不轻易收人。老板很傲慢地问叶瑞财:“你有什么本事?”
叶瑞财老老实实地回答:“我的记忆力好。”
“哈哈……”老板大笑起来,反问叶瑞财:“我这里需要的是出色的调酒师,不是能背几篇课文的学生,你明白吗?”“我当然明白,一个优秀的调酒师不仅要有高超的调酒技术,还要有惊人的记忆力。比如,哪种酒放在什么位置,该用多少剂量,不同的鸡尾酒,需要配多少朗姆酒,多少芝华士PEVOLVE,多少香槟,多少白兰地,多少香草利……”
老板的眼中掠过一丝光亮,他指着身后两个大柜里的近千瓶酒对叶瑞财说:“你能把这里的酒全部记下来吗?”“能,但你得给我一个小时的时间。”
“给你一天时间都可以,从酒馆开张以来,没有任何一个调酒师能记下这1000瓶酒。”在众多员工和客人的关注下,叶瑞财展开记忆的翅膀飞翔了起来。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对老板说:“你别反悔,我记完了酒,这个工作就是我的。”
白酒、红酒、威士忌、朗姆酒、糖浆水、柠檬汁……琳琅满目的酒全装进了他的大脑,无论怎么考,他准能说出正确答案……当千瓶酒全部亮相,酒馆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突然掌声大作——老板带头鼓起了掌。
从此,叶瑞财在这家酒馆里当了一名调酒师,除了工资之外,每夜的小费起码在200美元之上。
回到大马之后,叶瑞财当过地质工程师,也做过生意,但他始终没有放下对记忆的研究。 后来,叶瑞财想到,如果把记忆技巧与方法运用到学习之中,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科技文化知识,这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吗?
叶瑞财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振奋,他将自己多年研究出来的各种记忆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类总结,编写教案,培训导师,并与一家公司合作在大马全国的会馆开设培训学院。一年下来,他共培训了600多名学生,效果非常好,连马来西亚政府青体部都感到振奋,青体部副部长拿督翁诗杰还希望这种神奇的记忆方法能在全国推广。
接下来的发展,让叶瑞财都感到不可思议。他这个地质工程师居然脱离了老本行,把这个“雕虫小技”当成了他的主业。1996年,他又考上了美国檀香山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这为他以后的记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98年7月,在伦敦的世界记忆大会上,叶瑞财成功背出圆周率后的6万位数字,一举让世界惊诧不已。1999年8月,还是在伦敦,世界奥林匹克记忆锦标赛在这里举行,他成功地把1774页的《牛津高阶英汉字典》背诵了下来,因此被誉为“活字典”!
2000年2月9日,他成功地记住了《牛津字典(第四版)》中的所有单词而在马来西亚记录大全中创立新纪录;2001年8月他又在伦敦的第5届、第6届奥林匹克思维运动大赛上,摘得二金一铜,赢得了“十项全能记忆大师奖”,他还创造一小时记号码的全新世界纪录。
很快,他神奇的记忆力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向他学习快速记忆的方法。
马来西亚国会有一个副秘书长,记忆力不好,但他必须要面对各种法律条文,每一次国会议员发言,引用的法律条文都让他头疼不已。没有办法,他只好把各种法律书籍搬上国会,在他桌上堆成了小山。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赶紧翻书,尽管如此,尴尬的事情还是经常发生。
他最后费尽周折找到叶瑞财,一定要拜他为师。
叶瑞财收了这个苦恼的徒弟,给他量身定做了一套方案,半年训练下来,这位副秘书长不再苦恼了,桌上小山一样的法律文书也消失了。他讲起话来,常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把一个个议员惊得目瞪口呆。
更为神奇的是,他还靠记忆找到了一个大家闺秀——温月枝女士。正因为他的记忆力让温小姐惊叹不已,才吸引对方毅然嫁给了他。
在一切走上顺途后,叶瑞财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叶瑞财一直想在祖先居住的地方寻找记忆。他认为,中国人口众多,有超常记忆的人大有人在。于是,从2002年起,他来到了中国大陆,开始了他寻找“超人”的行动。几年下来,他越来越感觉到,中国的“超人”太多了,有些人稍加一培训,肯定会成为世界记忆大师。他决定留在中国,用他的记忆技能为中国打工,培养“中国超人”。
五,启示之一:重塑我们的记忆观念——世界记忆大师的记忆原理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当你们看完了上面几节的内容,看到了世界记忆大师们那出神入化的记忆能力,你们在羡慕和惊叹之余,是不是在心中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很大很大的疑惑?
如果你刚才有亲自尝试记忆数字的话,我们相信,在规定时间内,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记住两行以上的数字。
而如果有朋友尝试记忆扑克牌的话,那么我们相信,大部分人翻不了20张牌就会放弃,因为翻到这里的时候,前面的都已经统统忘光了!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世界记录,二进制的数字是5分钟之内记住了780个数字。大家可以分析一下,5分钟相当于300秒,300秒记780个数字,平均每秒记住2个半的数字,这么快的速度有些人可能连看都还没看完,就更不要谈记住了。
十进制数字世界记录是5分钟记333个,也就是300秒记333个,平均每秒记1个数字多一些,这也是绝大部分人无法想像的!
扑克牌记忆也很神奇,半分钟就能记住一副牌,手慢的人恐怕很没来得及全部翻完,有人就把它们都记住了,完全可以说是过目不忘啊!
所以,当你们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跟别人的完全没有办法比的时候,第一个产生的疑惑可能就是:这是不是真的?没骗人吧?
如果有些朋友并不怀疑这里的真实性的话,可能就会产生这第二个疑惑:不可思议,他们是怎样记住的?
然后就会产生其它一连串的疑惑:他们的记忆力是不是天生的?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记忆的?这么快记住会不会也很快忘记?他们每个人的记忆方法都一样吗?记忆力是可以提高的吗?我们的记忆力能不能提高到像他们那样?……
这么多问题我们无法一下子回答过来,在本书的其余部分我们会帮大家一个一个地解除这些迷惑。
在这里,我们想首先给出其中一个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或许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我们想说的是,这些世界记忆大师们,这些世界上最顶尖的记忆高手们,他们所采用的记忆方法都是一样的,几乎可以说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当然我们也由此知道,他们的记忆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系统训练的结果!
如果再稍微推理一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更值得兴奋的结论:如果我们也懂得他们所使用的这些记忆方法,如果我们也可以稍加训练,那么,我们的记忆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我们写作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大家带来一些记忆大师们的奇闻趣事,而是想通过他们的故事,向大家传达这样一个启示:只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同样可以轻松地成为顶尖的记忆高手!
所以,为了能够对读者朋友们有更大的帮助,为了能够进一步调动大家对提高记忆力的兴趣,为了让更多的人都能迅速提高记忆力,同时也为了让中国人的大脑都迅速地富有起来,我们将在本书中向大家介绍世界记忆大师们所一致采用的、世界上最顶尖的记忆方法。
而这些最顶尖的记忆方法,却又是非常简单的。
事实上,任何正常人,只要他运用了正确的方法,稍微经过训练,记忆力都能成十倍、几十倍地提高!
在这一节里,我们先向大家介绍一些能迅速帮助我们提高记忆力的新观念。
这些新观念,是每一位世界记忆大师所拥有的观念,是每一个想要迅速提高记忆力的人所应该了解的观念。
同时,这也是世界记忆大师的记忆原理,他们所运用的顶尖记忆方法,就是通过这些记忆原理而提炼出来的。
了解这些记忆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快更好地掌握世界记忆大师的记忆方法。
记忆新观念之一:记忆等于想像
或许在许多人看来,这算不上什么新观念。
不就是多想像、多运用形象记忆嘛,形象记忆比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这谁都知道。
是的,这个观念表面看起来并不新。
然而我们说它是新观念,新就新在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把所有的记忆过程都都形象化、图像化,而不仅仅是偶尔地运用一下想像力。
人们平常是如何运用形象记忆的呢?
当我们看电影的时候,那些生动的电影图像、人物情节很深刻地就会印在自己的记忆中,而且很久都不容易忘记,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记忆,这就是形象记忆的威力。
然而这个时候,我们只是不自觉地、被动地在运用形象记忆。
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如果我们要背下某个段落,或者要背下一首诗。很多人就只知道反复地读、反复地背诵。这时用的是死记硬背,效果当然会比较差。
而有些人可能会聪明一些,会根据文字的大意在大脑中构想一些相应的生动画面,这样,背起来就会轻松一些了。这时就有意地运用了形象记忆。
然而在大部分情况下,许多文字、许多资料、许多要记忆的内容都是很枯燥的,没有办法去构想什么图像,就只好死记硬背了。
所以,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很少会主动去运用形象记忆,更不会有规律地全面运用形象记忆。
就拿前面的记忆扑克牌测试来说。
每张牌上都有花色、有图案,可以说,每张牌就是一幅图画。
然而,当我们把这些扑克牌一张一张地翻开来,一张一张地去记它们的时候,有谁会像看电影那样地把它们当作图画来记忆?
应该没有人这样做,因为这根本就记不住。虽然每张牌都是一幅图画,而每张牌又绝不完全一样,但是,我们仍然没法记住它们的图案。
因为它们之间太像了,很容易搞混。
比如你记住了红桃2的图案,上面有两个小红桃。但是,不一会,又出来个红桃3,上面有三个小红桃;又过一会,又出来个红桃4,上面有四个小红桃。
这一下就会把之前的记忆全打乱了。都是同样的小红桃,只是数目不相同,这很容易混淆记忆,根本就记不住。
还不如直接把它当作一个词语来记,看到红桃2就直接念叨“红桃2”这个词语,看到黑桃8就直接念叨“黑桃8”这个词语,看到方片K就直接念叨“方片K”这个词语。
这样一来,你会发现还是死记硬背的效果好些,所以也就不去想什么形象记忆,而只好拼了命地去死记硬背了。
然而如果运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能记住10张牌就算了不起了,而且就算你记住了,过不了一会儿,又会忘得干干净净。
如果你是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扑克牌,而你又以为别人也像你这样死记硬背地去记,那么,当你看到世界记忆大师可以在几十秒之内记住一幅扑克牌的时候,你就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了。
这时候,你要么不相信这是真的,要么你就会以为别人拥有天生“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从而对自己的记忆力自惭形秽起来。
然而,现在我们知道,世界记忆大师的记忆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训练的结果。
任何一个正常人,在科学记忆训练方法的指导下,每天简单地训练几十分钟,用不了几个月,就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记住一副扑克牌。
那么,究竟是什么方法如此神奇,能够这么快地记住一副扑克牌呢?
简单地说,当然是用想像的方法。
举个例子,我们一般人在记牌的时候,看到红桃1,就只能去念叨“红桃1”;看到方片J,就只能去念叨“方片J”。
然而对世界记忆大师来说,当他看到红桃1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可不是红桃1这个图案,而有可能是一条凶狠、张着血盆大口的鳄鱼;
当他看到方片J的时候,脑海里出现的有可能是一个他非常熟悉的人物,例如一个著名歌星。
所以,当他翻开一张红桃1,紧接着又翻开一张方片J的时候,他看到的,可不是什么红桃1、方片J,而是一条凶狠的鳄鱼正张着血盆大口,把那个著名歌星一口咬住。
如果这个想像更生动一些,可能还会听到一声惨叫,并且看到鲜血像箭一样喷射出来。
这个画面够鲜明的吧,不用你刻意地去记,一下子就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而且不容易忘记。
事实上,对于世界记忆大师来说,这52张扑克牌,每一张都固定地对应着一个他非常熟悉、同时在他的想像中又非常生动鲜明的一个人或物。
当他一张张地翻开这些牌的时候,他所看到的就是这一组组生动、夸张、令人难忘的画面,就像是看电影一样。
一副牌翻完,也就意味着这52个人或物轮流出场,组合、演绎成一个个生动、鲜明的故事。
要生硬地记住这些牌可能很难,而要记住这些生动的故事可就容易多了。
所以,我们这里讲到的这个新观念“记忆等于想像”,是要说明这样的记忆原理,就是要把任何枯燥的资料都通过想像,转变成生动、鲜明的图像或者画面,又或者故事。
在任何时候,当你开始运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忆的时候,你都要提醒自己,这是一个笨方法,一定要努力去找到转化为生动鲜明画面的方法,然后再去记。
记忆力训练,相当于想像力训练。
当你学会用一种系统、有效的想像方法来转化那些枯燥的记忆数据之后,你的记忆力就大大提高了。
世界记忆大师,当他们进行记忆的时候,无论是多么枯燥、多么乏味、多么单调的资料,都会在他们的脑海中被转化为一幅幅鲜明的画面,被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他们从来不会去死记硬背,因为他们知道:
记忆等于想像!
记忆新观念之二:记忆等于联结
中国第一位世界记忆大师张杰这样来理解记忆,他说,如果要用两个字来解释什么是记忆,那么,这两个字就是:
联结!
具体一点来说,记忆,就是把我们最熟悉的那些东西拿过来,与那些我们想要去记住的陌生的东西进行联结!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问你,06年2月15日上午10点的时候,你在哪里?在干什么?
虽然时间也才过去几个月,但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想不起来了。
不要说过去几个月,就是几天前的事情,也不那么容易想得起来。
这是因为那些相似的记忆在我们头脑里实在太多了,我们没有办法很清楚地记住它们。
就像我们记扑克牌一样,记不了10张牌就会开始糊涂了,因为它们都长得很像,很容易搞混。一搞混,就什么也记不住了。
然而,如果我们现在问你,当你第一次听到“9*11事件”发生的时候,你在哪里?在干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相信许多人都能回答得上来,许多人的记忆都可以很清晰地回到当时那个情境当中。
因为那是个强烈震撼心灵的瞬间,所以,虽然许多年过去了,虽然我们没有时常去温习那时的情境,但我们仍然能够清晰地回想起来。
当然,如果你对“9*11事件”没什么触动的话,你可以去回想你生命中那些非常触动你的时刻,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够很清晰地回想起,在那些时刻,你在哪里,又在干什么。
问题就在这里了,如果说“9*11事件”的发生,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我们能够记得住的话。那么,当时你在哪里、在干什么,这些都是很普通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也同样能够记得很牢呢?
这就是联结的威力了!
因为,这些普通的事情,已经与“9*11事件”这个很特别的事情联结到了一起,当我们能想起“9*11事件”,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联结的作用而回想起当时的情境。
联结相当于一个勾子,一头勾着我们所熟悉的、印象深刻的事物,另一头勾着我们不熟悉、不容易产生印象的事物。我们顺着这个熟悉的事物往另一头一摸,就把那个不熟悉的事物摸了出来。
当世界记忆大师运用记忆的时候,想像很重要,如果没有想像,那些枯燥乏味的资料就不能转化为生动鲜明的事物。
同时,联结也很重要。如果没有联结,两个生动的事物挂不起勾、串不起来,记忆也无法进行下去。
举例,当我们记忆扑克牌的时候,如果能把红桃1想像成鳄鱼,也能把方片J想像成某个著名歌星,但如果我们不会联结,还是鳄鱼归鳄鱼、歌星归歌星,而没有让鳄鱼去咬住歌星。那么,当我们在回忆的时候,即使想到了鳄鱼,也很有可能想不起鳄鱼后面的那个歌星来。
联结像一条串珍珠的绳子,把一颗颗记忆片断的珍珠串起来,然后才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记忆链。
联结的过程,就是把这些不相关的事物一个接一个紧紧地勾在一起的过程。
世界记忆锦标赛上的考核,每一个项目既要考一个人的想像力,同时更要考他的联结能力以及联结速度。
例如“5分钟80组虚拟历史事件”这个竞赛项目,需要在事件与日期之间作出快速而准确的联结。
例如“和平条约签订:2077年”这组事件,你不但要把“和平条约签订”这个事件迅速转化为一个生动鲜明的图像,同时,也要把“2077年”这一特定的时间迅速用另一个生动鲜明的图像代替。
然后,你还得让这两个图像产生鲜明甚至夸张的互动,也就是得把这两个图像紧紧地联结起来。
这样,当你看到“和平条约签订”这个事件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联结这个勾子把“2077年”立即勾了出来。
所以,我们要提高记忆力,也就意味着要提高自己的联结能力。
因为我们知道,记忆等于联结!
记忆新观念之三:记忆等于编码
通过生动的想像而把记忆资料紧密地联结起来,这就是快速记忆两大基本原理之一:联想。想像加联结,也就等于联想。
快速记忆就是把所需要记的资料进行快速的联想,通过创造生动而鲜明的联想,而把这些资料快速牢固地记下来。
对那些具体、鲜明、生动的图像,我们可以进行快速联想,但是,我们平常所需要记的资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抽象、枯燥的,根本没有办法做出半点生动的想像,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当记忆资料是抽象、枯燥的时候,我们普通人当然没法去联想了,然而事实上,即便是记忆大师,也很难直接对抽象、枯燥的资料作出生动的联想。
例如记扑克牌,52张牌只有4种花色,同一种花色的每张牌之间只时多一些花色或少一些花色,相互之间没有多大区别,如果单纯地把牌面当作图像去进行联想,那速度恐怕比死记硬背快不了多少,而且还更容易搞混。
所以,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把这些抽象、雷同的扑克牌转化为各不相同的生动鲜明图像,然后才能快速地对它们进行联想,否则,根本不可能在数分钟内记住一副扑克牌。
例如,他们可能会把红桃1转化为“鳄鱼”,把黑桃2转化为“婴儿”,也有可能把草花J转化为“猪八戒”。总之,每一张牌都一定会被转化为一个具体生动、容易记忆的图像。
这个时候,我们就用到了记忆的另一个重要原理:编码。
快速记忆仅仅是针对生动、鲜明的图像而言的,抽象、枯燥的记忆资料根本无法进行快速记忆,因为我们无法对它们进行有效联结。
看到记忆大师们记数字、记扑克牌的速度快得不可思议,假如他们也是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的话,那就确实是不可思议了。而事实上,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办法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在数分钟内记住一副扑克牌或记住上百个数字,世界记忆大师也不例外。
假如记忆大师们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记忆,那么,可以放心,他们的记忆速度绝对不会比普通人快。
事实上,记忆大师之所以成为记忆大师,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掌握了编码的原理,他们有能力把任何抽象的资料都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资料,然后才能进行快速记忆。
没有任何一个记忆大师会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进行快速记忆!
所以,当我们惊讶于记忆大师们能够把那些抽象、枯燥的资料快速地记住的时候,我们应当知道,他们其实是把这些抽象、枯燥的资料转化成了具体、生动、鲜明的图像。他们的记忆速度之所以如此快,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把抽象资料转化为鲜明图像的方法,他们能够非常快地转化这些资料,因此也就能够用联想的方法非常快地记住它们。
我们在本书开头的部分曾提到,事实上,快速记忆只有两个基本原理,一个是联想,另一个就是编码。在快速记忆中,编码也像联想一样,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记忆大师之所以能够成为记忆大师,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整套把抽象资料编码为生动图像的方法,利用这套编码方法,他们可以轻松地把任何抽象资料都转化为生动的图像,从而快速地记住它们。
关于编码的整套方法,我们将会在本书最后一章中作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们想要大家了解的第三个记忆新观念是:记忆等于编码。
当我们要去记忆资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找到能把它们转化为生动图像的方法,然后再去记忆。任何人,包括记忆大师,都不可能在不进行编码的情况下而快速地直接记住那些抽象、枯燥的资料。
记忆新观念之四:记忆力的差别只是记忆方式的差别
从天生的记忆力来看,人与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见得谁比谁好多少。
如果大家都是纯粹地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资料,那么记忆力最好的人跟记忆力最差的人比,也好不到哪里去。
然而往往我们会发现身边有些人,他们并没有经过刻意的记忆训练,其记忆速度也比一般人要快一些,这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这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每个人运用记忆的方式不大一样。
记同样的资料,有些人的习惯就是死记硬背,很少发挥想像力,所以记得慢一些。
而有些人则习惯于运用想像力,无论是多枯燥的东西,他总是习惯于去发挥想像的空间,所以会记得快一些。
这可以说是一种行为方式的差别。
记忆力好的人,往往在记忆的时候偏向于使用想像的记忆方式;
而记忆力差的人,则在记忆的时候偏向于机械地死记硬背。
记忆力好的人,是因为他用了好的记忆方式;
记忆力不好的人,是因为他用了不好的记忆方式。
所以我们经常也会发现,有些人你让他背课文、背资料,他总也记不住。但如果让他看一出电影或一部小说,过后他却可以把很多细节给你复述出来,比那些记忆力好的人还记得清楚。
原因就在于,当他在背那些枯燥的资料时,没有主动发挥想像力的习惯,所以总是很难记住;然而在看电影时,他的想像力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所以就容易记住了。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记忆力没有好与坏的区别,只有好的记忆方式与不好的记忆方式之间的区别。
任何一个人,当他运用一种不好的记忆方式来进行记忆时,记忆效果就不会好;
然而当他用一种好的记忆方式来进行记忆时,记忆效果就立刻会好起来。
当我们了解到那些拥有“神奇”记忆力的世界记忆大师们,他们之前也是像你我一样记忆力很普通的时候,我们就应当知道,记忆力的好与坏,不是天生的结果,而仅仅是我们的记忆方法有着差别。
所以,那些总爱抱怨自己记忆力不好、而总喜欢去羡慕别人的人,现在可以停止抱怨了。
你们现在应当知道,自己的记忆力比任何人都不差,只要调整好记忆方式,就一定可以拥有惊人的记忆力,从而让别人来羡慕你!
然后,你就可以满怀自信地向那些羡慕你的人们解释说:
记忆力的差别只是记忆方式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