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计算机类)复习计划

一、考情分析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计算机类)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两部分,总分均为 150 分,考试时间分别为 60 分钟和 90 分钟。理论知识考试涵盖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网页设计、数字媒体、数据库等多个模块;技能操作考试包括必考模块(程序设计技能)和选考模块(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或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技能)。考试内容广泛且细致,需要考生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二、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基础巩固(第 1 – 7 天)

  • 理论知识
    • 计算机基础(50 分) :每天花费 1 – 1.5 小时,深入学习计算机发展简史、特点、性能指标、应用和分类;掌握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熟练进行数制的相互转换;理解机内数据表示形式;了解计算机安全防护知识和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类型、特点及基本操作。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40 分) :每天安排 1 小时,学习计算机硬件主要配件及性能参数;掌握硬件拆装方法;理解 BIOS 与 CMOS 概念及 CMOS 基本设置;掌握硬盘分区和格式化操作;掌握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常用方法。
  • 技能操作
    • 必考模块:程序设计技能(75 分) :每天练习 2 – 3 小时,熟悉 VB 集成开发环境,掌握对象、窗体和常用控件的使用,能够进行简单的界面设计和代码编写,掌握基本的算法应用和编程思维。
  • 技能操作必考模块(程序设计技能)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在规定时间内,系统掌握 VB 程序设计技能,熟悉 VB 集成开发环境,熟练运用对象、窗体和常用控件进行界面设计与代码编写,具备基本算法应用和编程思维能力,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二、复习安排

    第 1 – 3 天:VB 开发环境与基础操作

    • 第 1 天 :安装并熟悉 VB 集成开发环境,掌握窗口布局与功能,学习创建、保存及运行简单工程,掌握工程属性设置。
    • 第 2 天 :深入学习窗体属性、方法和事件,掌握常用属性(如 Name、Caption、Top、Left 等)设置,熟悉 Load、Unload 等事件及 Show、Hide 等方法使用,通过实例练习窗体设计。
    • 第 3 天 :巩固 VB 运行与调试技巧,掌握即时窗口、监视窗口使用,学会设置断点及逐步执行,调试简单程序,分析错误信息并修改。

    第 4 – 6 天:VB 对象与常用控件

    • 第 4 天 :深入学习 VB 中对象概念,掌握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理解对象引用与创建,通过实例掌握对象使用。
    • 第 5 天 :系统学习常用控件(如 Label、TextBox、CommandButton 等)属性、方法和事件,掌握其在界面设计中应用,通过实例练习控件组合使用。
    • 第 6 天 :学习复杂控件(如 ListBox、ComboBox、Timer 等)高级应用,掌握其在复杂界面交互中实现方法,通过实例深入理解控件功能。

    第 7 – 9 天:VB 语法与算法基础

    • 第 7 天 :学习 VB 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定义,掌握各种数据类型使用场景,理解变量作用域与生命周期,通过实例练习变量定义与使用。
    • 第 8 天 :深入学习 VB 运算符与表达式,掌握运算符优先级与结合性,学会使用标准函数(如 Abs、Rnd、Sqr 等),通过实例练习表达式计算。
    • 第 9 天 :系统学习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算法结构,掌握其语法格式与实现方法,通过实例练习算法设计与代码编写。

    第 10 – 12 天:综合应用与实战练习

    • 第 10 天 :进行小型项目开发实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应用程序,从界面设计到功能实现,完整经历项目开发过程。
    • 第 11 天 :进行模拟考试与真题演练,按照考试要求与时间限制,完成模拟试卷与历年真题,熟悉考试题型与答题技巧,分析答题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 第 12 天 :复习巩固薄弱环节,针对模拟考试与真题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巩固,强化薄弱知识点与技能点,优化程序设计思路与方法。

    三、复习建议

    1. 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与技能点都能得到充分学习与练习。
    2. 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大量实例练习与项目实战,加深对 VB 程序设计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提高编程能力与算法应用能力。
    3. 学习过程中,注重归纳总结,将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便于记忆与复习。
    4.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查阅资料、咨询老师或同学等方式,避免问题积压,影响学习进度与效果。
    5. 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避免焦虑与浮躁,树立信心,坚持不懈,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 技能操作必考模块(程序设计技能)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在规定时间内,系统掌握 Python 程序设计技能,熟悉 Python 开发环境,熟练运用 Python 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和常用库,具备基本的算法应用和编程思维能力,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二、复习安排

    第 1 – 3 天:Python 开发环境与基础操作

    • 第 1 天 :安装并熟悉 Python 开发环境,如 PyCharm、VS Code 等,掌握窗口布局与功能,学习创建、保存及运行简单 Python 脚本,掌握基本的编辑和调试功能。
    • 第 2 天 :深入学习 Python 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等)、运算符、控制结构(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通过简单的代码示例进行练习。
    • 第 3 天 :巩固 Python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掌握函数的参数传递、返回值、变量作用域等概念,编写一些简单的自定义函数,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模块化程度。

    第 4 – 6 天:Python 对象与常用库

    • 第 4 天 :深入学习 Python 中的对象和类,掌握类的定义、属性和方法的定义与调用,理解继承、多态等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掌握对象的创建和使用。
    • 第 5 天 :学习 Python 的常用标准库,如 os、sys、math、random 等,掌握这些库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通过实例了解如何在程序中导入和使用这些库。
    • 第 6 天 :学习 Python 的文件操作,掌握文件的打开、读写、关闭等操作,了解文件指针的概念和使用,通过实例练习对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的操作。

    第 7 – 9 天:Python 语法与算法基础

    • 第 7 天 :深入学习 Python 的异常处理机制,掌握 try、except、finally 等语句的使用,了解常见的异常类型和自定义异常的创建,通过实例练习异常的捕获和处理。
    • 第 8 天 :学习 Python 的模块和包,掌握模块的创建、导入和使用,了解包的概念和结构,通过实例练习将代码组织成模块和包,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管理性。
    • 第 9 天 :系统学习基本的算法思想和数据结构,如排序算法、搜索算法、链表、栈、队列等,掌握这些算法和数据结构在 Python 中的实现方法,通过实例练习算法的设计和优化。

    第 10 – 12 天:综合应用与实战练习

    • 第 10 天 :进行小型项目开发实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 Python 应用程序,如简单的计算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从需求分析到功能实现,完整经历项目开发过程。
    • 第 11 天 :进行模拟考试与真题演练,按照考试要求与时间限制,完成模拟试卷与历年真题,熟悉考试题型与答题技巧,分析答题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 第 12 天 :复习巩固薄弱环节,针对模拟考试与真题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巩固,强化薄弱知识点与技能点,优化程序设计思路与方法。

    三、复习建议

    1. 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与技能点都能得到充分学习与练习。
    2. 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大量实例练习与项目实战,加深对 Python 程序设计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提高编程能力与算法应用能力。
    3. 学习过程中,注重归纳总结,将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便于记忆与复习。
    4.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查阅资料、咨询老师或同学等方式,避免问题积压,影响学习进度与效果。
    5. 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避免焦虑与浮躁,树立信心,坚持不懈,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第 8 – 14 天)

  • 理论知识
    • 网页设计(35 分) :每天投入 1 – 1.5 小时,学习网页和网站的概念、规划与设计流程;掌握 html 语言基本标记的应用;学会在网页中插入和修饰各种元素;了解超链接、 CSS 样式表、表格、框架、 DIV + CSS 布局、表单等知识。
    • 计算机网络(5 分) :安排 1 – 2 天,学习网络的概念、分类、功能和组成;掌握网络的拓扑结构。
    • 数字媒体(5 分) :安排 1 – 2 天,了解数字媒体的概念、关键技术及应用;理解常见数字媒体文件存储类型。
    • 数据库(15 分) :安排 3 – 4 天,理解数据库基本概念、表及字段的属性;掌握单表 SQL 语句(查询、插入、删除、修改、建库建表)。
  • 技能操作
    • 选考模块(75 分)
      • 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 :每天练习 2 – 3 小时,掌握 PacketTracer6.0 的基本操作;学习 Windows 环境下基本的网络设置、网络命令及网络服务配置;掌握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操作;了解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技能 :每天练习 2 – 3 小时,学习 Photoshop 工具箱中常用工具的操作;掌握图像的基本操作和图层的操作;学会使用滤镜;学习 Premiere 中常用工具、视频特效、字幕、视频切换及音频的基本操作,以及视音频文件的导入、导出操作。
    • 选考模块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在规定时间内,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技能,熟悉相关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具备初步的网络组建、管理、故障排查能力以及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应用能力,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二、复习安排

      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75 分)

      第 1 – 3 天:PacketTracer6.0 基本操作与网络基础

      • 第 1 天 :安装并熟悉 PacketTracer6.0 软件界面,掌握设备添加、连接线缆等基本操作,了解软件中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PC 等)及其功能,尝试搭建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小型局域网。
      • 第 2 天 :学习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 等,掌握在 PacketTracer 中对网络设备进行 IP 地址配置的方法,能够正确配置 PC 的 IP 地址,使其能够与其他设备通信。
      • 第 3 天 :深入学习网络命令的使用,如 Ping、Ipconfig、Nslookup 等,通过在 PacketTracer 中模拟网络环境,使用这些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测试、查看网络配置信息以及域名解析测试,掌握网络故障排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 4 – 6 天:网络设备配置与网络服务

      • 第 4 天 :学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包括 VLAN 划分、端口安全配置等,掌握在 PacketTracer 中对交换机进行相关配置的操作步骤,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划分 VLAN,实现不同 VLAN 之间的隔离和通信。
      • 第 5 天 :深入学习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包括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如 RIP)的配置,掌握在 PacketTracer 中对路由器进行路由配置的方法,能够使不同网络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 第 6 天 :学习 Windows 环境下基本的网络服务配置,如 WWW 服务、FTP 服务、DNS 服务、DHCP 服务等,掌握在服务器上安装和配置这些服务的方法,能够在 PacketTracer 中模拟实际网络环境,搭建并配置相关的网络服务。

      第 7 – 9 天:网络系统运行与维护

      • 第 7 天 :学习网络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维护要点,包括网络设备的日常维护、软件更新、日志查看等,掌握在 PacketTracer 中对网络设备进行运行状态监控和维护操作的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运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 第 8 天 :深入学习网络故障排查的高级技巧,如使用网络监测工具、分析网络流量等,通过在 PacketTracer 中模拟复杂的网络故障场景,进行故障的分析、定位和排除,提高网络故障排查的能力和效率。
      • 第 9 天 :进行网络综合应用实战,结合前面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设计一个较为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要求包括多个子网、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配置,通过实际操作完成网络的搭建、配置和故障排查,全面检验和提升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技能(75 分)

      第 1 – 3 天:Photoshop 基础操作与图像编辑

      • 第 1 天 :安装并熟悉 Photoshop 软件界面,了解工具箱中常用工具的位置和功能,如选区工具、移动工具、裁剪工具、画笔工具、橡皮擦工具等,掌握图层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如新建图层、复制图层、删除图层、调整图层顺序等。
      • 第 2 天 :深入学习图像的基本操作,包括图像的打开、保存、新建、调整图像大小和分辨率等,掌握图像模式的更改方法,如 RGB 模式、CMYK 模式等,了解不同图像模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 第 3 天 :学习图像的编辑技巧,如使用选区工具进行选区的创建和编辑,使用修复工具组和图章工具组进行图像的修复和修饰,掌握图像的复制、粘贴、移动等操作,能够对图像进行简单的抠图和合成处理。

      第 4 – 6 天:图层样式与滤镜应用

      • 第 4 天 :深入学习图层样式,如投影、发光、描边等,掌握图层样式添加、调整和删除的方法,能够通过图层样式为图像添加各种特效,增强图像的视觉效果。
      • 第 5 天 :学习滤镜的使用,了解滤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常用滤镜(如模糊滤镜、锐化滤镜、扭曲滤镜等)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为图像添加合适的滤镜,实现特殊的图像效果。
      • 第 6 天 :进行图像综合设计实战,结合前面学习的图像编辑、图层样式和滤镜应用等知识和技能,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创意和艺术感的图像作品,如海报、宣传画等,全面检验和提升图像处理能力。

      第 7 – 9 天:Premiere 视频编辑基础与应用

      • 第 7 天 :安装并熟悉 Premiere 软件界面,了解项目面板、时间轴、监视器等主要窗口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视音频文件的导入、导出操作,学会创建新的项目和序列,将导入的素材添加到时间轴上进行简单的排列和剪辑。
      • 第 8 天 :学习视频特效的添加和编辑,了解 Premiere 中常见的视频特效类型,如转场特效、叠加特效等,掌握视频特效的添加、调整和删除方法,能够为视频添加合适的特效,增强视频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 第 9 天 :学习字幕的制作和添加,掌握字幕的创建、编辑和格式设置方法,能够为视频添加文字说明和字幕效果,提高视频的信息传达能力和观赏性,同时学习音频的编辑和处理,如调整音频的音量、添加音频特效等,使视频的音频效果更加完美。

      三、复习建议

      1.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和技能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学习和练习。
      2. 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练习,加深对软件功能和操作流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 学习过程中,注重归纳总结,将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便于记忆和复习。
      4.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查阅资料、咨询老师或同学等方式,避免问题积压,影响学习进度和效果。
      5. 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避免焦虑和浮躁,树立信心,坚持不懈,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阶段:综合模拟(第 15 – 21 天)

  • 理论知识 :每天进行一套完整的理论知识模拟试卷练习,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作答,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节奏,对做错的题目进行分析和总结,强化薄弱知识点。
  • 技能操作 :每天进行一次完整的技能操作模拟考试,选择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或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技能作为选考模块,按照考试要求完成必考模块和选考模块的任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试技巧。

第四阶段:冲刺提升(第 22 – 28 天)

  • 理论知识 :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和复习,加强对易错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关注考试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 技能操作 :针对技能操作考试中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专项练习,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模拟考试环境进行全真演练,增强应试心理素质。

三、复习建议

  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复习任务分配到每天,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2.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打牢基础才能更好地应对后续的专题复习和综合模拟。
  3.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善于总结和归纳,将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便于记忆和复习。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遇到困难要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