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6 08:01:39

≦ 1 ≧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13.1 考点辅导
根据考试大纲,本章要求考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1)制订项目计划 (2)质量计划和管理
(3)过程管理 (4)配置管理
(5)人员计划和管理 (6)文档管理
(7)项目开发组织
(8)成本控制 (9)风险管理
历年试题在本章的知识点分布如表 13-1 所示。
表 13-1 历年试题在本章的知识点分布
年度
内容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上午分值小计 下午分值小计 合计
2005 年 57~58、PM5
2 15 17
2006 年 15、33、PM5
2 15 17
2007 年 PM5 0 15 15
本章知识点主要出现在上午试题中,平均每年占 分。 13.2 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 1(电子商务设计师 2006 年 11 月上午第 15 题)
2008 年 14、PM5 1 15 16
2009 年 14、PM5 1 15 16
软件项目开发成本的估算依据,通常是开发成本估算模型。常用的模型主要有:
① IBM 模型 ② Putnam 模型 高级 COCOMO 模型

③基本 COCOMO 模型 ④中级 COCOMO 模型 ⑤
其中 (1) 均是静态单变量模型。
(1)A. ①② 例题 1 分析
B. ②④⑤

本题考查软件开发成本估算模型。
C. ①③

D. ③④⑤

≦ 2 ≧
2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各种开发成本估算模型通常采用经验公式,提供一个或多个数学他法,将成本作为若干个变量的函数计算求得。常用的估算模型中,IBM 模型是静态单变量模型,利用已估算的特性(如源代码函数)来估算各种资源的需求量。Putnam 模型是一种动态多变量模型,它假定软件项目工作量的分布和 Rayleigh 曲线类似,并把项目的资源需求当作时间函数。该模型为描述开发工作量和计划进度之间关系定义了两个方程:(1)软件方程,表明开发工作量与项目规模的三次幂成正比,与开发时间多的四次方成反比;(2)人力增加方程,表明工作量与开发时间的三次幂成正比。Putnam 模型一般应用于超过 70 000 代码行的项目。
COCOMO 模型是一种精确且易于适用的成本估算模型,它是基本 COCOMO 模型、中级 COCOMO 模型和高级 COCOMO 模型组成的集合。基本 COCOMO 模型是静态单变量模型,用一个已估算的源代码行数为自变量的经验函数来计算软件开发工作量和开发成本。中级 COCOMO 模型在基本模型中已计算的软件开发工作量的基础上,在用涉及产品、硬件、人员、项目的 15 个成本驱动因素来调整工作量的估算。高级 COCOMO 模型不但包括了中级 COCOMO 模型的所有特性,而且为上述 15 个因素在软件生存周期的不同阶段赋予了不同的权重。
COCOMO 模型由 Boehm 于 1981 年首次发表,Boehm 后来又和同事一起定义了更复杂的 COCOMO II 模型,该模型反映了软件工程技术的近期变化。COCOMO 模型非常适合专用的、按技术说明制作的软件项目,而 COCOMO II 模型更适用于广泛汇集各种技术的软件项目,为商用软件、面向对象软件和通过螺旋型或进化型等开发模型制作的软件。
例题 1 答案 (1)C
例题 2(电子商务设计师 2006 年 11 月上午第 33 题)
CMM3(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是 (2) 。
(2)A.已定义级
C.已管理级 例题 2 分析

本题考查 CMM 模型。

B.可重复级 D.优化级
CMM3 是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的缩写,是由 CMU/SEI(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1987 年开发成功的,现在普遍使用的是 V1.1 版本。CMM 模型从 1-5 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软件过程能力将一个组织定位于不同的成熟度等级。其中一个重要思想是帮助一个组织通过基于模型的软件过程改进而达到使其软件过程向更高的能力成熟度等级迈进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组织必须建立自己的软件过程,并依据 CMM 模型要求对此过程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软件过程,再次评估自己的软件过程以期达到更高的成熟度等级或防止自己的过程能力退化。如此循环最终使一个组织的软件过程能力趋于高度的成熟。CMM 的 5 个级别如下图所示:
第5级:优化级
第4级:已管理级
第3级:已定义级
第2级:可重复级
第1级:初始级

≦ 3 ≧
例题 2 答案 (2)A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例题 3(电子商务设计师 2005 年 11 月上午第 57~58 题)
在下面网络图中,节点 4 的最早开始时间是 (3) ,关键路径是 (4) 。
d 4
b 6
g
3
(3)A.2 C.6

(4)A.①→②→⑤→⑦ C.①→③→⑥→⑦ 例题 3 分析

B.3 D.8
B.①→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⑦
本题考查网络时间参数计算基础知识。

事件最早可能发生时间是指从相应节点发出的箭线所代表的活动可能开始的最早时间,或相应节点接受的箭线所代表的活动可能完成的最早时间;事件最早可能发生时间从网络图的起始节点开始,按节点编号顺向计算,直到网络图的终止节点为止。一般假定网络图的起始节点最早开始时间为零,即 ET(1)=0。其余节点最早可能发生时间可按下式计算:
ET(J)=max{ET(i)+t(i,j)
关键路线从起始节点到终止节点顺序地将所有事件时差为零的节点连接起来的路线。 例题 3 答案
(3)C
(4)B
例题 4(电子商务设计师 2008 年 11 月上午第 14 题)
在软件工程环境中进行风险识别时,常见的、已知的及可预测的风险包括产品规模、商业
影响等,与开发工具的可用性及质量相关的风险是
(5)A.客户特性
C.开发环境 例题 4 分析

(5)
B.过程定义 D.构建技术
本题考查风险识别时要识别的风险类型。

客户特性是指与客户的素质以及开发者和客户通知定期通信的能力相关的风险;过程定义
3

≦ 4 ≧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是指软件过程被定义的程度以及它们被开发组织所遵守的程序相关的风险;开发环境是指与用
以构建产品的工具的可用性及质量相关的风险;构建技术是指与待开发软件的复杂性及系统所
包含技术的“新奇性”相关的风险。
例题 4 答案
(5)C
例题 5(电子商务设计师 2006 年 11 月下午试题五)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15 分)
【说明】
某软件公司计划 45 天完成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工作,任务的工作时间要求如表 13-2 所示, 软件公司现在根据该时间要求进行分析并做项目准备工作。
工作时间要求表 表 13-2
持续时间/天紧后工作工作代码序号持续时间/天紧后工作工作代码序号
15 E D 4 5 BCD A 1
10 E 5 8 D B 2

15 DE
【问题 1】(5 分) c
3
若以 St 为起点,以 Fin 为终点,工作的编号、代号及持续时间描述为如下格式:

Fin 0
6
10
E 5
4D
15
请根据上述元素的结点画出该项目的网络图。 15
c 3
8
2
B 1A
5 St
0
0
【问题 2】(6 分)
请根据表 13-2,计算每个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最迟开始时间/天最早开始时间/天工作代码最迟开始时间/天最早开始时间/天工作代码
D A
E B

【问题 3】(4 分) c
请从以下路径中选择出该项目的关键路径。
B.0→1→3→5→6 A.0→1→2→4→5→6
D.0→1→4→5→6 C.0→1→3→4→5→6
例题 5 分析
本题考查网络图基础知识。
【问题 1】
单代号网络图是以结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网络图。在单
4

≦ 5 ≧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代号网络图中加注工作的持续时间,以便形成单代号网络计划。
单代号网络图中的每一个结点表示一项工作,结点可以用圆圈或矩形表示。结点所表示的工作名称、持续时间和工作代号等应标注在结点内。
单代号网络图中的结点必须编号。编号标注在结点内,其号码可以间断,但严禁重复。箭线的箭尾结点编号应小于箭头结点的编号。一项工作必须有唯一的一个结点及相应的一个编号。
单代号网络图中的箭线表示紧邻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箭线应画成水平直线、折线或斜线。箭线水平投影的方向应自左向右,表示工作的进行方向。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在网络图中均表现为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
单代号网络图中,各条线路应用该线路上的结点编号从小到大依次表述。 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图规则如下:
(1)单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定的逻辑关系。 (2)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
(3)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4)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尾结点的箭线和没有箭头结点的箭线。
(5)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过桥法或指向法绘制。 (6)单代号网络图中只应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结点;当网络图中有多项起点结点或多项终点结点时,应在网络图的两端分别设置一项虚工作,作为该网络图的起点结点(St)和终点
结点(Fin)。 【问题 2】
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应在确定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后进行。
(1)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结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逐项计算。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计算方法如下。

(a)网络计划的起点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为零。
(b)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
(c)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2)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以项目规定或计算的工期为基准,从网络计划的终止结点,逆着箭线方向逐项计算,本题中的项目规定和计算的工期为 45 天。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a)某工作的总时差从网络计划的终点结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逐项计算,本题中
终点 Fin 的总时差为 45 天。其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上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之和的最小值。

(b)某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总时差之和。 (c)某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加上其总时差之和。
【问题 3】
将总时差最小的工作称为关键个工作,关键路径是指从起点结点开始到终点结点均为关键工作,且所有工作的时间间隔均为零。
例题 5 答案 【问题 1】

5

≦ 6 ≧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3 1 0
C A St
6 5 15 5 0
Fn E
0 10 4 2
D B

15 8
【问题 2】
最迟开始时间/天最早开始时间/天工作代码最迟开始时间/天最早开始时间/天工作代码
20 20 D 0
0 A
35 35 E 12
5 B

5 5
【问题 3】 C
C 或 0→1→3→4→5→6
例题 6(电子商务设计师 2009 年 11 月下午试题五)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共 15 分)
【说明】
辉映公司是一家大型超市,该公司近年收购了多家小型超市,目前需要进行电子商务平台
横向联网的整合和相关应用软件开发。项目计划从 2009 年 1 月 1 日开始,至 2010 年 10 月 31 日完成,持续 22 个月。表 13-3 所列是项目中每项任务持续时间和每月人员需求数。
项目计划表 表 13-3
每月需求人数 持续时间(月) 任务名称
8 5 需求调研
4 3 系统分析
3 8 系统设计
2 7 编程与测试
5 7 硬件方案及配置
9 4 集成与运行
7 5 培训与验收

每项任务的逻辑关系和部分时间信息如图 13-1 所示。

6

≦ 7 ≧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最早完成时间总时差最早开始时间
13 0 5
5 0 0
图例任务名称/持续时间
系统设计/8 需求调研/5
最迟完成时间自由时差最迟开始时间
13 0 5
5 0 0
22 0 17
17 0 13
12(5)(4)
3 2 0
0 0 0
培训与验收/5 集成与试运行/4 编程测试/7 系统分析/3 开始
22 0 17
17 0 13
(6) 1 6
(1) 2 2
0 0 0
7 6 0
硬件方案/7

项目计划网络图 图 13-1 13(3)(2)

【问题 1】(6 分)
请根据图 5-1 的项目任务逻辑关系,计算并填写图 5-1 中(1)~(6)处空缺。
【问题 2】(3.5 分)
根据图 13-1 中的最早开始时间画出该项目甘特图。
【问题 3】(5.5 分)
请根据该项目最早开始时间的甘特图,计算每月人工需求量并填写表 13-4 中(7)(17)处的空缺。

7

≦ 8 ≧
8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表 13-4
序号-2 3 4 5 6 7 oc 9 10!
进度时间/月 2009年1月 2009年2月 2009年3月 2009年4月 2009年5月 2009年6月 2009年7月 2009年8月 2009年9月 2009年10月 2009年11月
例题 6 分析
最早开始进度计划的资源需求量表
人员需求量(人)
(7) 17(8) 13(9) 10(10) 5() 5(12)
序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进度时间/月 2009年12月 2010年1月 2010年2月 2010年3月 2010年4月 2010年5月 2010年6月 2010年7月 2010年8月 2010年9月 2010年10月
人员需求量(人)
5(13) 9(14) 9(15) 7(16) 7(17) 7
本题考查电子商务项目中项目实施的进程和资源调配相关基础知识。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认真阅读题目对现实问题的描述,经过对项目需求、目标等了解,运用
项目管理中的网络计划技术和项目进度管理知识确定项目进度,优化资源配置。 【问题 1】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应在确定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后进行。
(l)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
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计算方法为: ①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为 O。②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 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③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
间的最大值。
(2)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以项目规定或计算的工期为基准,从网络计划的终止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计算方法为:①某工作的总时差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其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之和的最小值。②某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总时差之和。③某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加上其总时公之和。
(3)计算工作的总时差。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或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
(4)计算工作的自由时差。工作自由时差的计算应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考怎:①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②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网络计划中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相等。

≦ 9 ≧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此外,由于工作的自由时差是其总时差的构成部分,因此当工作的总时差为 0 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 0,可不必进行专门计算。
因此,本题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总时差和自由时差为:
5
01010 010
【问题 2】
13

甘特图(Gantt chart)是在 20 世纪初由亨利·甘特开发的。它基本上是一种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要安排的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的或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甘特图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本题甘特图的绘制如下图所示。
ID 1 2 3 4 5 6 7
任务名称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程与测试硬件方案及配置集成与试运行培训验收
【问题 3】
20094
20r04
月月1H
04月05月06万07月08月09月10)
12月月2月

根据甘特图可以看出每月项目任务数,依据下表,即可计算出每月人员需求量。使用网络项目计划图和甘特图,可以按照最早开始时间或最晚开始时间分别计算不同时期资源需求量,以便一次合理调配资源。

9

≦ 10 ≧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人员需求量(人)进度时间/月序号人员需求量(人)进度时间/月序号
5 2009年12月 12
17 2009年1月
3 2010年1月 13
17 2009年2月 2
9 2010年2月 14
17 2009年3月 3
9 2010年3月 15
13 2009年4月 4
9 2010年4月 16
13 2009年5月 5
9 2010年5月 17
10 2009年6月 6
7 2010年6月 18
10 2009年7月 7
7 2010年7月 19
5 2009年8月 88
7 2010年8月 20
5 2009年9月 9
7 2010年9月 21
5 2009年10月 10

7 2010年10月 22
2009年11月
例题 6 答案
【问题 1】(6 分)
(1 分) (1)5
(1 分) (2)6
(1 分) (3)6
(1 分) (4)5
(1 分) (5)1
(1 分) (6)13
【问题 2】(3.5 分)
284 3009
602.20889885
经务名称 D
需求分析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编程与测试
硬件方案及配置
集成与试造行

培调验收
注:每 ID 项 0.5 分
【问题 3】(5.5 分)
(0.5 分) (7)17
(0.5 分) (8)17
(0.5 分) (9)13
(0.5 分) (10)10
(0.5 分) (11)5
(0.5 分) (12)5
10

≦ 11 ≧
(13)3 (14)9 (15)9 (16)7 (17)7

(0.5 分) (0.5 分) (0.5 分) (0.5 分) (0.5 分)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例题 7(电子商务设计师 2007 年 11 月下午试题五)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共 15 分) 【说明】
某公司要开发一个招投标市场计算机管理软件项目,具体项目描述如表 5-1。表 5-2 表示分解的项目工作先后顺序。
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5 分)
请根据表 13-5 的项目描述,在答题纸对应位置完成项目里程碑甘特图。
表 13-5 项目描述
项目名称 项目目标
交付物 „„ 工作描述 所需资源估计
重大里程碑
【问题 2】(6 分)
招投标计算机管理软件开发
投入 180 万元,时间周期 1 年,起始时间 2005 年 1 月 1 日,试运行 20 天,修改时间忽略。
项目及工作信息记录文档,项目网络计划图,项目时间计划的安排,甘特图计划的制定,项目执行信息、分析、测试、计划报表文档。
„„
整个项目应分为用户需求调研、开发环境准备、系统设计、开发、测试、运行等 6 个阶段。
人力及设备资源等的预计。
开工日期 2005 年 1 月 1 日,各项目完成日期如下:
需求分析:2005 年 3 月 11 日; 系统设计:2005 年 5 月 26 日;
环境搭建及调测:2005 年 6 月 4 日;
提交测试:2005 年 8 月 23 日; 试运行启动:2005 年 10 月 24 日。
请根据表 13-6,计算每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完成表 13-7,并将计算结果填到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表 13-6 项目工作先后顺序(部分)
序号
工作代码
工作名称
„„
工期/天
紧前工作
11

≦ 12 ≧
12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1 2 3 4 5 6 7 8 9
工作代码 114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141

114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141
最早开始时间(天)
40 50 60 90 100 50 70 80 110
【问题 3】(4 分)
用户需求确认 设备选型 设备采购 设备到货
环境搭建及调测 概要设计 数据库设计 详细设计 数据库开发
„„
表 13-7 项目工作时间表
最早完成时间(天)
50 60 70 100 110 70 80 110 130
10 10 10 10 10 20 10 30 20
最迟开始时间(天)
40 70 80 90 100 (1) (3) (5) 110
111 114 121 122,120 123 114 131 131,132 123,133
最迟完成时间(天)
50 80 90 100 110 (2) (4) (6) 130
在描述网络计划图时,由于节点表示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进而有多种形式的网络计划图,如单代号或双代号网络图等。
图 13-2 是网络计划图中节点的一种表示方法。依据图 13-2 的节点表示格式及工作代码为 141 的节点示例图(如图 13-3 所示),完成图 13-4 所示工作代码为 122 的节点图,将答案填到答题纸的对应位置。
最早开始时间
总时差
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代码/持续时间
最迟开始时间
自由时差
最迟完成时间
110
0
130
141数据库开发/20
110
0
图 13-2 图 13-3

130

≦ 13 ≧
例题 7 分析
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 【问题 1】
60 122 80
(7)
70
设备采购 /10
(8)图 13-4
90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甘特图(Gantt Chart)是在 20 世纪初由亨利• 甘特开发的。它基本上是一种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要安排的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的或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甘特图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本题甘特图的绘制如下图。
ID 2
5
任务名称
雷求确认系统设计
环境搭建与调试系统提交测试系统试运行
【问题 2】
o1月
02月
03月
04月
2003年
85月
05月..
07月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应在确定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后进行。
08月
09月
10月

1.网络计划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始节点开
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计算方法如下: (1)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为零。
(2)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
(3)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2.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以项目规定或计算的工期为基准,从网络计划的终止节点,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计算方法如下:
(1)某工作的总时差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其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之和的最小值。
(2)某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总时差之和。 (3)某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加上其总时差之和。
因此,本问题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及最迟完成时间为:
13

≦ 14 ≧
14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工作代码 114 121 122 123 124 131 132 133 141
最早开始时间(天)
40 50 60 90 100 50 60 70 110
【问题 3】
最早完成时间(天)
50 60 70 100 110 70 80 110 130
最迟开始时间(天)
40 70 80 90 100 50 70 80 110
最迟完成时间(天)
50 80 90 100 110 70 80 110 130
1.计算工作的总时差: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或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
2.计算工作的自由时差:工作自由时差的计算应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考虑。
(1)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
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2)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
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场时间之差。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网络计划中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相等。此外,由于工作的自由时差是其时差的构成部分,所以,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可不必进行专门计算。
本问题根据 3 个节点工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得到 122 节点的图示如下:
60 122 80
例题 7 答案 【问题】
ID 2
5
任务名称
o1月
雷求确认系统设计
环境搭建与调试系统提交测试系统试运行
02月
03月
20
70
设备采购/10
20
04月
90
2003年
85月
05月..
07月
08月
09月
10月

≦ 15 ≧
【问题 2】
(1)50
(2)70
【问题 3】 (8)20
(3)70
(4)80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5)80
例题 8(电子商务设计师 2008 年 11 月上午第五题)
(6)110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2,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天意公司是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网上有定制生产服务项目。近日公司接到一份新配件生产意向,用户希望公司做一个配件生产周期和经费预算方案,为合同签订做准备。图 13–5 是天意公司制定的工作计划甘特图。
任务名称合同协商和签订长期超前采购生产进度计划材料清单
n 60
短期超前采购材料规格生产计划启动准备
工作代码
A c D E F G H
【问题 1】(9 分)
开始时间 2008-11-13 2008-11-15 2008-11-15 2008-11-20 2008-11-22 2008-11-25 2008-11-28 2008-12-1
2008年11月
2008年12月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1234

图 13-5
天意公司工作计划甘特图
计算各工作的持续时间、最早开始时间,并分析每项工作的紧前工作代码,填入表 13-8。
表 13-8 产品生产计划
工作代码 A B C D E F G H
工作名称
合同协商和签订长期超前采购生产进度计划材料清单短期超前采购材料规格生产计划启动准备
【问题 2】(6 分)
最早开始时间(天)
1(1) 3(3) 10(6) 16 19
持续工作时间/天
2(2) 2(4) 3 3 3(9)
请根据图 13-5,将答题纸上该项目的单代号网络图补充完整。
紧前工作—— A A(5) D(7)(8)
G

15

≦ 16 ≧
16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例题 8 分析
本题考查甘特图盒单代号网络图的基本知识。
甘特图也称条形图,是一个二维平面图。在用于描述项目进度和项目计划时,纵维表示活动内容,横维表示活动时间,以活动开始时间起到活动结束时间止,横道线的长度表示了该活动的持续时间。本题给出甘特图,要求读懂图并能正确理解。答案见下表
工作代码 A B C D E F G H
工作名称
合同协商和签订长期超前采购生产进度计划材料清单短期超前采购材料规格生产计划启动准备
最早开始时间(天)
0 3 3 8 10 13 16 19
持续工作时间/天
2 5 2 5 3 3 3 2
紧前工作
A A B、C D E F
G

网络图是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网络图。在网络图中加注工作的持续时间等,以便形成网络计划。
网络图中的每一个节点表示一项工作,节点可以用圆圈或矩形表示。节点表示的工作名称、持续时间和工作代号等可以标注在节点内。网络图中的箭线表示紧邻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箭线应画成水平直线、折线或斜线。箭线水平投影的方向应该自左向右,表示工作的进行方向。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在网络图中均表现为工作之间先后顺序。本题的网络图如下图所示:
B/5
D/2
c/2
例题 8 答案 【问题 1】
(1)3 (6)13

【问题 1】
(2)5 (7)E

(3)8 (8)F
E/3

F/3
(4)2 (9)2

G/3
H/2

(5)B、C

≦ 17 ≧
13.3 同步练习 1.上午试题练习
练习 1(电子商务设计师 2009 年 11 月上午第 14 题)
确定构建软件系统所需要的人数时,无需考虑
(1)A. 系统的市场前景 C. 系统的技术复杂性
练习 2

(1)
B. 系统的规模 D. 项目计划
可审计服务中,审计功能 (2) 。
(2)A. 验证某个通信参与方的身份
C. 提供历史事件的记录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
B. 可以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信息
D. 使用户确定信息正确,未经非授权者修改
练习 3
网站开发的最后五个阶段,除了个性化阶段、应用阶段、战略同盟阶段和反馈
阶段外,还有 (3) 。
(3)A.链接阶段 C.完善阶段

B.全球化阶段 D.集成阶段
某企业有 A 级客户 500 家,B 级客户 1000 家,A 级客户所需的访问次数为 30
练习 4
次/年,B 级客户所需的访问次数为 10 次/年。每名推销员每年能进行 1000 次走访,根据工作量法,这家公司需要推销员的人数为 (4) 。
(4)A.20
练习 5

B.25

C.30

D.35
在软件设计和编码过程中,采取 (5) 的做法将使软件更加容易理解和维护。
(5) A.良好的程序结构,有无文档均可
B.使用标准或规定之外的语句

C.编写详细正确的文档,采用良好的程序结构 D.尽量减少程序中的注释
练习 6 (6) 。
软件维护成本在软件成本中占较大比重,为降低维护的难度,可采取的措施有
(6) A.设计并实现没有错误的软件
B.限制可修改的范围 C.增加维护人员数量
D.在开发过程中就采取有利于维护的措施,并加强维护管理 练习 7
软件文档按照其产生和使用的范围可分为开发文档、管理文档和用户文档,其
中开发文档不包括 (7) 。
(7) A. 软件需求说明
C.维护修改建议

B.可行性研究报告 D.项目开发计划
练习 8
风险分析在软件项目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
估和风险控制等。“建立风险条目检查表”是 (8) 时的活动,“描述风险的结果”是(9) 时的活动。
(8)A. 风险识别 (9)A. 风险识别

B. 风险预测 B. 风险预测
C. 风险评估 C. 风险评估
D. 风险控制 D. 风险控制
正式的技术评审 FTR(Formal Technical Review)是软件工程师组织的软件质量
练习 9
保证活动,下面关于 FTR 指导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10) 。
(10)A.评审产品,而不是评审生产者的能力
17

≦ 18 ≧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B.要有严格的评审计划,并遵守日程安排
C.对评审中出现的问题要充分讨论,以求彻底解决
D.限制参与者人数,并要求评审会之前做好准备
LOC 是软件规模的一种量度,它表示 (11) 。 练习 10
D.工作量 C. 每单位成本数 B. 源代码行数 (11)A. 软件功能数
某工程计划图如下图所示,弧上的标记为作业编码及其需要的完成时间(天),
作业 E 最迟应在第 (12) 天开始。
练习 11
E:4 3 B:6
6 G:3 5
D:3 www.csai.cn 2
A:3 1
F:5
4 C:5
D.13 C.12 B.9 (12)A.7
在软件开发中, (13) 不能用来描述项目开发的进度安排。在其他三种图中,可用 (14) 动态地反映项目开发进展情况。 练习 12
D. 鱼骨图 C. PERT/CPM 图 B. PERT 图 (13)A. 甘特图
D. 鱼骨图 C. PERT/CPM 图 B. PERT 图 (14)A. 甘特图
请把答案填写在对应的栏目中
(10) (9) (8) (7) (6) (5) (4) (3) (2) (1)

(14) (13) (12) (11)

2.下午试题练习
练习 1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15 分)
【说明】
某公司要建设一个网站,下表是建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需求及人员需求预算值。
时差最早结束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每周需劳动日持续时间(周)活动
(周)(周)
0 5
0 8 5
2 3
0 4 3
0 13
5 3 8
1 12
5 2 7
6 7
0 5 7?

0 17
13 9
【问题 1】(5 分) 4
按每项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画出该项目计划安排甘特图。
18

≦ 19 ≧
活动
【问题 2】(6 分) 计算:
5
(1)该项目每周所需要人工数;
周人工数
1
2
3
4
(2)周人工数的最大差值。 【问题 3】(4 分)
5
10
6
7
8
9
15 10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时间(周)
2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为使资源配置均衡,调整项目活动的起始时间,使每周所需人工数最大差值为 7。调整结果为:活动__(3)__推后__(4)__周开始,活动__(5)__推后__(6)__周开始。
练习 2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公司是一家小型百货零售企业,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公司决定建设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以期达到推广宣传、在线销售、增加销售额的目的。公司将该项任务交给技术部负责人小
张,全面负责网站的策划、实施、组织和推广工作。请根据问题的描述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 1】(4 分)
小张接受任务后,决定首先进行网站系统规划。为了听取多方意见,小张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参与。表 13-9 是不同专业人员所起的作用,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A.对企业的商务模式设计提供有用的建议、案例
B.了解企业的核心业务与商务过程,对应用系统起到控制与决策的作用 C.对电子商务系统需要的技术及集成提供建议
D.提供专项电子商务需求,在系统规划中能够使商务模式、服务内容更加清晰
表 13-9
人员
企业领导层 企业经营人员 技术顾问 商务顾问

作用 (1) (2) (3) (4)
19

≦ 20 ≧
20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问题 2】(4 分)
1.与产品商标一样,域名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非常重要的商业价值。小张决定为公司申请注册域名,以下关于域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5) 。
A.域名应根据公司性质具有一定的内涵 B.域名应简单,易于记忆
C.一个公司只能注册一个域名
D.域名注册遵循“先申请先注册”的原则
2.中国国内域名的维护和解析工作由 (6) 负责。
A.InterNIC B.CNNIC C.CERNET D.CHINANET 【问题 3】(5 分)
网站建成后,小张利用搜索引擎技术进行网站推广。按照信息搜集方法的不同,搜索引擎系统可以分为 (7) 搜索引擎、 (8) 搜索引擎、 (9) 搜索引擎,小张选择 Google 进行
网站推广,Google 属于其中的 (10) 搜索引擎。 【问题 4】(2 分)
小张决定通过在线调查的方式了解顾客的反馈信息。以下关于设计调查问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1) 。
A.建立在假设前提基础上提问题 C.问卷中多采用开放式提问法 练习 3
B.询问被调查者敏感的问题
D.以过滤性的提问方法展开问题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问题 2 和问题 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单位正在使用一套 C/S 模式的应用软件系统,现在需要升级为 B/S 应用模式,但需要保
持业务的连续性。开发人员提出用 Web Service 作为中间层的接口进行开发。 【问题 1】(6 分)
请用 120 字以内文字,从业务的继承性、升级成本(时间、工作量)和扩展性三个方面简
要说明开发人员所提方案的优点。 【问题 2】(3 分)
Web Service 的三个基本技术是 WSDL、SOAP、UDDI,它们都是以 XML 为基础定义的。
请用 120 字以内文字,简要说明 WSDL、SOAP 和 UDDI 的作用。 【问题 3】(6 分)
服务注册中心、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请求者之间的交互和操作构成了 Web Service 的体系结构,如图 23-6 所示。请用 180 字以内文字,说明这三者的主要功能及其交互过程。
服务注册中心
服务请求者
服务提供者
图 13-6 Web Service 的工作模式
练习 4
阅读以下关于 RUP 的相关叙述,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

≦ 21 ≧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TradeManager 是一个关于金融软件研究的项目,开发基于 J2EE 技术的金融订单管理系统。项目由 12 个人的团队来进行开发。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有项目经理、架构师、测试员和 SQA 等等。项目采用迭代式的开发方式。在初始迭代中,项目双方对项目范围、功能需求及架构达成一致,并签字同意。整个开发分为三个迭代阶段,根据功能点来划分,每个迭代分别实现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的功能。每个迭代的开发时间在六个星期。
这个软件采用 J2EE 的架构,其中 UI 和 Delegate 层在客户端,采用 Swing 技术来实现,是一个典型的肥客户端。Facade、Business Logic 和 DAO 在 J2EE 服务器端,采用 EJB 技术来实现,它与客户端的通讯是典型的 RMI/IIOp 协议,采用的服务器是 WebSphere。后台采用 Oracle 数据库来存放各种系统数据。同时,采用 SiteMinder 来实现系统的认证和授权。用 log4j 来实现 logging/auditing 功能。由于采用 WebSphere 集群技术,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得到了保证。
本项目采用 RUP 开发过程,但是对于这种中、小规模的软件项目,开发团队的规模不是很大,软件的开发周期也比较短。这种情况下,完全照搬 RUP 并不完全适用。因此,对 RUP 进
行了裁剪使其适合该软件开发项目。 【问题 1】
RUP 中的软件过程在时间上分解为 4 个顺序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和交互阶段。基于 RUP 的软件过程是一个迭代过程,每经过这 4 个阶段就会产生一代软件。
请简要回答 4 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所占的工作量及进度分配。 【问题 2】
RUP 在每个阶段结束时都要进行一次技术评审,以确定在完成该阶段的最终迭代后是否应该让项目进入下一阶段。评审时,需要检验详细的系统目标和范围、架构的选择以及主要风险
的解决方案,请问在技术评审中,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问题 3】
对于中、小规模的软件项目,开发团队的规模不是很大,软件的开发周期较短的情况下,完全照搬 RUP 并不完全适用,因此对 RUP 裁剪是非常有必要的。请问在该项目中可以从那些方面对 RUP 进行裁剪?
练习 5
阅读以下关于企业应用集成的相关叙述,回答问题 1 至问题 3。
政府在信息化方面的职能是组织、规范和推动社会的信息化资源,并为市民、企业等提供基于网络的职能服务。政府在社会的信息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规范、引导和集成社会信息资源,同时把自己的服务职能以简单、统一、标准的方式呈现给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子政务就是一项迄今为止最大的 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企业应用集成)工程。 【问题 1】
EAI 包括硬件、体系结构、软件和过程的集成。从 EAI 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 (1) 、 (2) 、 (3) 三个层次的集成,其主要技术要素有 (4) 和 (5) ;从 EAI 的集成模型进行描述,
则包括 (6) 、 (7) 、 (8) 集成模型。 【问题 2】
EAI 是一种基于标准的集成,EAI 所依赖的标准体系很复杂,需要用到多种类型的标准。
在进行电子政务过程中,应该在那些层次上制定对应的标准。 【问题 3】
电子政务作为 EAI 的一种具体应用,在实施过程中会牵涉到遗留系统的处置、新系统的定位、还涉及到业务流程的改变,因此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21

≦ 22 ≧
22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13.4 同步练习解析 1.上午试题练习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项目管理内容。在对软件开发资源进行规划时,为了确定构建软件系统所需的人数,需要考虑软件系统的规模、系统的技术复杂性、项目计划和开发人员的技术背景等方面,而与系统是否有市场前景无关。
(2)审计是对一些活动及产生的结果进行验证的一个过程。那么,审计的基础是需要有这些活动的历史记录和痕迹记载,审计服务就是一个这样的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审计活动服务,提供历史事件的记录。
(3)网站开发的最后 5 个阶段是:个性化阶段是将企业网站变为个性化的网站;应用阶段是用 WWW 接口来扩展公司应用程序范围,使公司现有的应用程序和核心功能发挥作用;全球化阶段是页面翻译成多种语言,提供满足特殊地区需要的信息,建立本地化的信息,用本地货币标出价格,提供全球化的支持; 战略同盟阶段是在价值链上的商业伙伴间建立和实施企业公司的业务系统。 反馈阶段监控、反馈和分析网站的运行情况,进行改进。
(4)本题考查企业营销计算,A 级客户需要走访的总次数为:500 x 30=15000,B 级客户需要走访的总次数为:1000 x 10=10000;所有客户总共需要走访次数为:15000+10000=25000,
因此以每个推销员走访 1000 次计算,需要推销员为:250000/1000=25 人。 (5)本题考查可维护性的措施。
软件的易理解和可维护程度是衡量软件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程序是否容易修改有重要影响。为使得软件更加容易理解和维护,需要从多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有详细且正确的软件文档,同时文档应始终与软件代码保持一致;其次编写的代码应该具有良好的编程风格,如采用
较好的程序结构、增加必要的程序注释,以及尽量使用行业或项目规定的标准等。 (6)本题考查可维护性的措施。
软件的可维护性及维护过程管理是否规范等对于软件维护成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在软件开发阶段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如编制相关软件文档、规范软件编码规范、进行充分有效的测试,以及组织阶段评审等。在软件提交用户使用后,必须规范维护过
程管理;另外,各过程中可使用相关的辅助工具软件。 (7)本题考查软件文档的分类和作用。
软件文档在软件开发过程和运行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能见度和开发效率,以及便于协调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另外也可为软件的运维和培训提供相关信息,便于各类相关人员之间交流。按照文档产生和使用范围,软件文档可分为开发、管理和用户文档,其中开发文档产生于软件开发过程,是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也是后一阶段工作的依
据;用户文档是为用户准备的软件使用、操作及维护的资料。 (8)~(9)本题考查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分析知识。
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 4 个不同活动,在风险识别过程中,要识别潜在的预算、进度、个体、资源、用户和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及其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并建立风险条目检查表列出所有可能的风险事项。在风险预测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表示风险可能性的参考标准,描述风险条目的结果,并估计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等。
(10)考查正式的技术评审的原则,这些原则比较重要,需要牢固掌握。C 是错误的,对评审中出现的问题不一定要当场解决,而是形成今后的行动计划在评审之后解决。
(11)考查 LOC 的概念,软件规模代码行(LOC, Line of Code)是软件规模的一种量度,它表示源代码的行数。
(12)本题实际考查内容为关键路径相关知识。

≦ 23 ≧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要求作业 E 最迟开始时间,首先得求出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为:1->2->3->4->5->6,路径长度为 20。再从终点向起点反推,G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20-3=17,E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7-4=13,所以作业 E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 13 天。
(13)~(14)“鱼骨图”又称“特性要因图”,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之,也就是以图表的方式来表达结果与原因的关系,其图形像鱼骨,因此称为“鱼骨图”。
甘特图——甘特图可以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管理者由此可以非常便利地弄清每一项任务(项目)还剩下哪些工作要做,并可评估工作是提前还是滞后,亦或正常进行。除此以外,甘特图还有简单、醒目和便于编制等特点。
PERT(性能评审技术)图是一个项目管理工具,用于规划,组织和调整项目内的任务。一个 PERT 图显示了一个项目的图形解释,这种图是网络装的,由号码标记的节点组成,节点由带标签的带方向箭头的线段连接,展现项目中的事件或转折点,以及展现项目中的任务。带方向箭头的线段表示任务的先后顺序。例如,在 PERT 图中,在节点 1,2,4,8 和 10 之间的任务必须按顺序完成,这叫做系列任务的依存性。
PERT/CPM 图是一个项目管理工具,用于规划,组织和调整项目内的任务。PERT 是基于性能评审技术,一种美国海军于 1950 年代发展起来的管理潜艇导弹计划的方法。一种类似的方法是关键途径方法(CPM),它是在同样的时间内由私营部门发展的项目管理方法,现在已经成为 PERT 的同义词。
参考答案
(1) A (11) B
(2) C (12) D
(3) B (13) D
(4) B (14) A
2.下午试题练习参考答案
练习 1 【问题 l】
(5) C
(6) D
(7) C
(8) A
(9) B
(10) C
甘特图也称为条形图,是一个二维平面图,在用于描述项目进度和项目计划时,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要安排的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的或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甘特图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本题按照表中给出的参数,以 6 项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
起,按照持续时间的长度画图即可。 【问题 2】
以【问题 l】所描绘的甘特图为基础,逐次依照横坐标周数序数,按照累加纵坐标对应各活动的人工数,即得每周所需人工数。依照 1 至 17 周每周所需人工数,查到周需人工数最大
值为 17,最小值为 3,其差为 14,即周人工数的最大差值为 14。 【问题 3】
由该项目的工作安排甘特图可以粗略看出,活动 5 与其它活动的相关性如下:
• 与活动 1、2 并行开始,使得前 1-3 周人数需求为最大值 17,对其合理调整将不会影响整个工期;
• 与活动 3、4 交错开始,但不存在前后序的逻辑关系;
• 与活动 6 可能有前后序的逻辑关系,但这两个活动时间的自由时差为 6。
综合题目给出的该项目各活动时间与人工需求参数表进行相应的调节。首先将活动 5 推后 5 周,使得活动 1 完成后再开始活动 5,这样各周所需人工数如下表:

23

≦ 24 ≧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17
16 15
14 13
9
12
9
11

9
10
9
9 8
3
7
此时,各周所需人工数的最大差值为 9,需再作调节。由于活动 4 仍然有一周的时差,因
10
6 5


1
2 12
3 12
4 8
8
10
10
10
12 人工数
此将活动 4 推后一周,则各周所需人工数为:
7
3
4
5
6
10
8
10
9
10
13
10 10
11 10
12
10
5
14 9
10 10
至此,各周所需人工数的最大差值为 7,符合题目要求,调节完毕。 2
10
1
8

8
人工数

12
12
参考答案 【问题 1】
12
8
活动+ 2
3 4
6
【问题 2】 (1)
周人工数
1 17
(2)14 【问题 3】
2 17
15 9
L时间(周)
It
13
7
3 17
4 13
5 13
6
10
10
80 5
(5)5
9 5
10 5
5
(6)5
12 5
3
16 9

14 9
17
9
15 9

16 9
17 9

【问题 l】建设电子商务系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技术与业务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
(4)1
(3)4
在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过程中,有必要听取多方意见,邀请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参与系统规划。
本题考查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基本知识。 练习 2
企业领导层参与系统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们了解企业的核心业务与商务过程,能够
参与系统规划的人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企业领导层
企业经营人员掌握了有关市场、客户、产品、商务流程、增值点与业务延伸等知识,并且对应用系统起到控制与决策的作用。
他们非常清楚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同时也能够作为应用系统的最终用户,提供专项电子商务的需求。他们在系统规划中能够使商务模式、服务内容更加清晰,同时也能在企业流程再造、对(2)企业经营人员
商务逻辑的决策、系统评估和运行决策等方面做出贡献。
技术顾问会对电子商务项目需要的技术及集成提供建议,而商务顾问会对企业的未来和商(3)企业外部的商务顾问、技术顾问与其他咨询人员
24

≦ 25 ≧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务模式设计提供有用的建议、案例。其他咨询人员包括 ISP 获取成功的电子商务运营商、物流专家和金融投资顾问等。这些咨询人员能够对多个方面提出建议,例如企业供应链设计、新系统的评估等。
(4)技术人员
规划过程中必须包括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有项目他管理经理、网络专家、Web 应用专家、数据通信方面的专家及精通信息技术与 Internet 技术的技术人员。
【问题 2】众多企业将他投到企业建设上,有些人往往在建站初期就把心思放在网页制作、搞宣传方面。他们忽略了一项重要的环节,就是设计一个好的域名。域名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一般都采取先到先得的申请方法。注册域名都应该以域名容易记忆并且能够贴合公司的形象为
前提进行申请。 【问题 3】
按照信息搜索方法的不同,搜索引擎系统可以分为三大类:
1.目录式搜索引擎:以人工方式或半自动方式搜集信息,由编辑员查看信息之后,人工形成信息摘要,并将信息置于事先确定的分类框架中。信息大多面向网站,提供目录浏览服务和直接检索服务。该类搜索引擎因为加入了人的智能,所以信息准确、导航质量高,缺点是需要人工介入、维护量大、信息量少、信息更新不及时。这类搜索引擎的代表是:Yahoo、LookSmart、 Open Directory、Go Guide 等。
2.机器人搜索引擎:由一个称为蜘蛛(Spider)的机器人程序以某种策略自动地在互联网中搜集和发现信息,由索引器为搜集到的信息建立索引,由检索器根据用户的查询输入检索索引库,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服务方式是面向网页的全文检索服务。该类搜索引擎的优点是信息量大、更新及时、毋需人工干预,缺点是返回信息过多,有很多无关信息,用户必须从结果中进行筛选。这类搜索引擎的代表是:AltaVista、Northern Light、Excite、Infoseek、Inktomi、 FAST、Lycos、Google;国内代表为:“天网”、悠游、OpenFind 等。
3.元搜索引擎:这类搜索引擎没有自己的数据,而是将用户的查询请求同时向多个搜索引擎递交,将返回的结果进行重复排除、重新排序等处理后,作为自己的结果返回给用户。服务方式为面向网页的全文检索。这类搜索引擎的优点是返回结果的信息量更大、更全,缺点是不能够充分使用所使用搜索引擎的功能,用户需要做更多的筛选。这类搜索引擎的代表是
WebCrawler、InfoMarket 等。 【问题 4】
在线调查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网络市场调查中发邮件给调查对象的调查表,由问候语、问题项表单、回答栏和编码栏 4 个部分构成。问候语应向调查对象讲明调查的宗旨、目的和使用方法等内容,并请求当事人予以协助。
·问题设计应力求简明扼要,可有可无的问题或者没太多实际价值的资料无须出现在调查表中。一般所提问题不应超过 10 项。
·所提问题不应有偏见或误导,避免使用晦涩、纯商业及幽默等容易引起人们误解或有歧义的语言,同时,不要把两种及以上的问题放在一个问题中。
·不要诱导人们回答。不要采用让人们按照提问者一开始就定好的思路回答问题。 ·问题应是能在记忆范围内回答的。
·提问的意思和范围必须明确,以过滤性的提问方法来展开问题。
·避免引起人们反感或很偏的问题,必须避免提一些引起人们反感的问题,也不要提很偏的问题,只有回答者能够予以冷静的判断和回答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调查结果。
·调查表中的所有问题都应设计得能够得到精确答案。
25

≦ 26 ≧
26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参考答案 【问题 1】
(1)B

【问题 2】
(5)C

【问题 3】 (7)目录式
(2)D (6)B

(3)C
(8)机器人

(4)A
(9)元
(注:(7)(8)(9)三题的答案顺序任意)
【问题 4】 (11)D 练习 3
(10)机器人
此题属新题型,以前考试还未出现过这种需要大量论述的主观题。但正是由于题型比较新颖,所以出题难度不高。考生只要对 Web Service、WSDL、SOAP、UDDI 有基本认识就能解题。
Web Service 是解决应用程序之间相互通信的一项技术。严格地说,Web Service 是描述一系列操作的接口,它使用标准的、规范的 XML 描述接口。这一描述中包括了与服务进行交互所需要的全部细节,包括消息格式、传输协议和服务位置。而在对外的接口中隐藏了服务实现的细节,仅提供一系列可执行的操作,这些操作独立于软、硬件平台和编写服务所用的编程语言。在此题中,对 C/S 系统进行升级,若用 Web Service 技术,首先,开发人员可直接沿用原有服务层,再开发一个 Web Service 层即可。其次在升级方面把原有系统升级为 B/S 的开销有可能比升级成 C/S 的开销小,在升级为 B/S 以后,若再要升级,则更为容易。再次,当系统升级为 B/S 后,扩展新服务可直接进行,非常方便。
接下来,我们看问题 2。
WSDL:WSDL(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即 Web Service 描述语言,用于描述 Web Service 的服务、接口绑定等,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接口说明书。
SOAP: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即简单对象访问协议,这是一种基于 XML 的协议,通过 SOAP,可以以服务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发布有用的程序模块。
UDDI: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即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 UDDI 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发布、查找和定位 Web 服务的方法。
最后看问题 3。在 Web Service 模型的解决方案中,服务提供者定义并实现 Web Service,使用服务描述语言(WSDL)描述 Web Service,然后将服务描述发布到服务请求者或服务注册中心;服务请求者使用查找操作从本地域服务注册中心检索服务描述,然后使用服务描述与服务提供者进行绑定并调用 Web Service。服务注册中心是整个模型中的可选角色,它是连接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请求者的纽带。
关于 Web Service 的更详细说明请参看《系统分析师技术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张友生 主编)第 5 章 Web Service 及其应用。
参考答案 【问题 l】
(1)开发人员无需重新设计业务模式,只需在原系统的界面和中间层添加 Web Service 层,就能继承原系统的所有业务。
(2)有可能以较少的开发时间和工作量,将系统升级为 B/S 应用模式。
(3)可以不修改原有的 Web 服务和中间层,直接扩展新服务。

≦ 27 ≧
【问题 2】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WSDL 是 Web Service 的描述语言,用于描述 Web Service 的服务、接口绑定等,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接口说明书。
SOAP 是通信协议,用于以服务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发布有用的程序模块。
UDDI 提供了一种统一的发布、查找和定位 Web 服务的方法。 【问题 3】
在 Web Service 模型的解决方案中,服务提供者定义并实现 Web Service,使用服务描述语言(WSDL)描述 Web Service,然后将服务描述发布到服务请求者或服务注册中心;服务请求者使用查找操作从本地域服务注册中心检索服务描述,然后使用服务描述与服务提供者进行绑定并调用 Web Service。服务注册中心是整个模型中的可选角色,它是连接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请求者的纽带。
练习 4
本题考查 RUP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RUP 是一个统一的软件开发过程,可以应付不同类型的软件系统、应用领域、组织类型、性能水平和项目规模。RUP 是以用例驱动、以基本
框架为中心,迭代式和增量。 【问题 1】
第一个问题考查 RUP 生命周期的分为几个阶段及其主要任务,RUP 中的软件过程在时间上分为 4 个顺序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和交互阶段。
初始阶段的任务是为系统建立业务模型并确定项目的边界。在初始阶段,必须识别所以与系统交互的外部实体,定义系统与外部实体交互的特性。
细化阶段的任务是分析问题域,建立健全的架构基础,淘汰项目中最高风险的元素。
构建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优化资源和避免不必要的报废和返工,使开发成本降到最低;完成所有所需功能的分析、开发和测试,快速完成可用的版本。
交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  制作产品发布版本;最终用户支持文档定稿;按用户的需求确认新系统;培训用户和维护人员;获得用户对当前版本的反馈。
RUP 各阶段的工作量和进度分配如下表所示:
初始阶段 细化阶段 构建阶段 交互阶段
工作量/% 5 20 65 10 进度/% 10 30 50 10
【问题 2】
第二个问题考查 RUP 技术评审所关注的问题,RUP 在每个阶段结束都要进行一次技术评审,以确定在完成该阶段的最终迭代后是否应该让项目进入下一阶段。在技术评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1.产品需求是否稳定,架构是否稳定?
2.可执行原型是否表明已经找到了主要的风险元素,并且得到妥善解决?
3.构建阶段的迭代计划是否足够详细和真实,是否有可靠的估算支持,可以保证工作继续进行?
4.所以与项目有关的人员是否一致认为,如果在当前构架环境中执行当前计划来开发完整的系统,则当前的需求可以实现?
5.实际资源耗费与计划的耗费相比是否有偏差,该偏差是否可以接受?
【问题 3】
27

≦ 28 ≧
28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第三个问题是考查 RUP 在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裁剪问题,RUP 的确可以引导开发者走上一个正规化的生产途径,龙其是当我们不清楚一个过程该怎么走的时候。不过,要裁剪使用对很多人来说还是较困难的,使用不当,会给项目带来混乱和超期。那么在对 RUP 进行裁剪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项目管理中,RUP 定义了个人和团队的行为和职责,包括分析设计人员、编程人员、测试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等,可以根据实际项目的要求,确定项目所涉及到的人员及其各阶段的任务。
2.迭代计划,RUP 的精髓之一迭代式的开发,整个软件开发周期由很多个迭代组成,其中初始迭代最为重要。其它每个迭代都为了实现软件的部分功能。在完成所有迭代后,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已实现并且通过测试。因此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迭代进行裁剪。
3.风险管理,采用迭代式开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项目的风险能够在早期的几个迭代中暴露出来。风险有两个基本的属性,一个是它发生的概率,还有一个是风险发生后对项目的影响。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尽量降低风险发生时对项目的影响,在中小项目中可以裁剪风险管理过程。
4.对实现和测试过程进行裁剪。
参考答案 【问题 1】
4 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如下。
初始阶段的任务是为系统建立业务模型并确定项目的边界。
细化阶段的任务是分析问题域,建立健全的架构基础,淘汰项目中最高风险的元素。
构建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优化资源和避免不必要的报废和返工,使开发成本降到最低;完成所有所需功能的分析、开发和测试,快速完成可用的版本。
交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  制作产品发布版本;最终用户支持文档定稿;按用户的需求确认新系统;培训用户和维护人员;获得用户对当前版本的反馈。
RUP 各阶段的工作量和进度分配如下表所示:
初始阶段 细化阶段 构建阶段 交互阶段
工作量/% 5 20 65 10 进度/% 10 30 50 10
【问题 2】
在技术评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1.产品需求是否稳定,架构是否稳定?
2.可执行原型是否表明已经找到了主要的风险元素,并且得到妥善解决?
3.构建阶段的迭代计划是否足够详细和真实,是否有可靠的估算支持,可以保证工作继续进行?
4.所以与项目有关的人员是否一致认为,如果在当前构架环境中执行当前计划来开发完整的系统,则当前的需求可以实现?
5.实际资源耗费与计划的耗费相比是否有偏差,该偏差是否可以接受? 【问题 3】
在在该项目中对 RUP 进行裁剪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项目管理中,RUP 定义了个人和团队的行为和职责,包括分析设计人员、编程人员、测试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等,可以根据实际项目的要求,确定项目所涉及到的人员

≦ 29 ≧
及其各阶段的任务。
第 13 章 系统开发项目管理
2.迭代计划,RUP 的精髓之一迭代式的开发,整个软件开发周期由很多个迭代组成,其中初始迭代最为重要。因此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迭代进行裁剪。
3.风险管理,采用迭代式开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项目的风险能够在早期的几个迭代中暴露出来。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尽量降低风险发生时对项目的影响,在中小项目中可以裁剪风险管理过程。
4.对实现和测试过程进行裁剪。 练习 5
本题是一道关于企业应用集成(EAI)的问题,考查了 EAI 的内容和集成模型、EAI 的相
关标准,以及实施 EAI 能够给企业带来那些好处。 【问题 1】
第一小题考查 EAI 的内容和集成模型,从 EAI 的内容来看包括业务过程集成、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其主要技术要素有集成的技术标准和应用集成的平台。EAI 的集成模型包括表示集成模型、数据集成模型和功能集成模型。
业务过程集成:为实现整体的业务目标,要定义、关联和管理不同的业务过程,并通过相应的业务信息系统中实现所需的信息交换,从而降低成本。
应用集成:这一水平的基础目的是指将多个应用系统进行“绑定”,使之像一个实时运行的系统一样接受信息输入和产生数据输出,实现多个系统功能的“叠加”。
数据集成:是应用集成和业务过程集成的基础,在基础以前,要对数据进行统一标识、分类,并进行元数据建模。
集成的技术标准:为实现完全的应用集成,必须选择一个统一的集成标准,常见的集成标准包括 COM+/DCOM、CORBA、EDI、JavaRMI 和 XML。
应用集成的平台:为完成系统集成、必须在异构的网络上实现基础硬件、软件和体系结构的集成,集成平台就是实现 EAI 的基本设施。
表示集成模型:就是创建一个新的用户界面,使用现有的表示逻辑模块来访问原有应用软件,用户的每个操作都将映射到原有的系统中去。
数据集成模型:则是跳过界面和业务逻辑层,直接从应用软件的数据库或数据结构开始进行集成。
【问题 2】
第二个问题考查 EAI 的所涉及到的相关标准,分为两个层次的五个标准。
1.应用层标准:是在特定的信息化应用背景下,对信息内容、语义、信息处理逻辑的规定。包括以下一些标准
(1)内容标准:对特定领域或行业的信息内容进行规定。
(2)技术标准:是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中对信息化的一些技术方面的规定。 (3)过程标准:对特定领域信息化建设过程方面的规定。
2.元标准:或称为元数据标准,它不是一种可以直接指导信息化应用建设的标准,而是
用于描述其他应用层标准的标准。 【问题 3】
第三个问题考查在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从 EAI 项目实施过程要遵循的原则来回答。
集成原则:EAI 的目标之一是整合信息资源,使组织的信息化建设过程走向有序化。
标准原则:没有标准和同一架构的 EAI 将退化成过时的“点到点”集成,是没有意义的。
29

≦ 30 ≧
30
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试题分类精解
管理配套原则:EAI 是一项一新的信息技术提高组织可管理、满足组织战略需求的工程,不能脱离管理需求来做 EAI。
“拿来”原则:EAI 是一项集成工程,需要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工具支持,合理选择成熟技术和产品,可以保证项目质量,提高效率。
参考答案 【问题 1】
(1)业务过程集成;(2)应用集成;(3)数据集成;(4)集成的技术标准;(5)应用集成
的平台。(6)表示集成模型(7)数据集成模型(8)功能集成模型。 【问题 2】
EAI 的所涉及到两个层次的五个标准。
1.应用层标准:是在特定的信息化应用背景下,对信息内容、语义、信息处理逻辑的规定。包括(1)内容标准(2)技术标准(3)过程标准。
2.元标准:或称为元数据标准,它不是一种可以直接指导信息化应用建设的标准,而是
用于描述其他应用层标准的标准。 【问题 3】
集成原则:EAI 的目标之一是整合信息资源,使组织的信息化建设过程走向有序化。
标准原则:没有标准和同一架构的 EAI 将退化成过时的“点到点”集成,是没有意义的。 管理配套原则:EAI 是一项一新的信息技术提高组织可管理、满足组织战略需求的工程,
不能脱离管理需求来做 EAI。
“拿来”原则:EAI 是一项集成工程,需要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工具支持,合理选择成熟技术和产品,可以保证项目质量,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