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化工(环保)类理论知识
一、考试大纲说明
(一) 考试形式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
(二) 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90分钟。
(三) 分值分配
理论知识考试满分150分,包括化学基础与化工基础两部分,各占50%。
其中化工基础包括化学检验技术以及专业选做题,各占50%。化工专业的专业选做题为化工生产技术,环保专业的专业选做题为环境监测技术。
(四) 考试题型
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
(五) 考试能力要求
本大纲在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三个认知能力层次的要求,即了解、理解、掌握。
(六) 参考教材
1.《化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旷英姿主编,2002年第1版)。
2.《化学实验技术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初玉霞主编,2002年第1版)。
3.《化学单元过程及操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冷士良主编,2002年第1版)。
4.《环境监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李弘主编,2002年第1版)。
5.《走进化工》(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2016年第1版)
6.《化工原料与产品》(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2016年第1版)
7.《化学品检验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2016年第1版)
8.《化工生产设备及操作》(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2016年第1版)
二、考试内容及范围
(一)化学基础部分
1.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及相关简单计算;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了解原子的结构、同位素的概念;掌握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掌握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与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了解离子键、共价键、氢键的概念;了解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了解典型晶体的结构和类型。
3.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了解溶液的饱和蒸汽压与沸点、凝固点、熔点三者的相应关系。
4.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定性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
5.了解电解质、电离度、电离平衡常数、pH等概念,掌握一元酸、碱pH的简单计算;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6.了解热效应及热化学方程式。
7.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基本概念。
8.掌握氯、硫、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掌握Cl2的实验室制法;掌握盐酸、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了解其工业制法;了解碳的同素异形体。
9.掌握Na、Al、Fe、Cu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了解NaOH的工业制法。
10.掌握CO32-、SO42-、Cl-、NH4+、Fe3+、Al3+的鉴别;了解Na+、K+的鉴别。
11.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简单单环芳烃的系统命名法。
12.理解烷烃的卤代反应,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理解加聚反应。
13.掌握卤代烃、醇、酚、醛、羧酸(单个官能团)的系统命名法。
14.理解卤代烃、醇、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
15.掌握乙醛、丙酮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醛氧化还原反应。
16.理解一元羧酸的性质(酸性、酯化反应);理解酯的水解反应。
17.了解糖类、蛋白质及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
18.掌握甲烷、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法;了解乙醇、乙酸、乙醛的工业制法。
(二)化工基础部分
1. 化学检验技术
(1)了解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常识。
(2)掌握电子天平(万分之一)、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的操作规程。
(3)了解加热和冷却、溶解与搅拌、沉淀与过滤等实验基本操作要点。
(4)掌握有效数字的正确使用和运算规则及误差的表示方法。
(5)掌握滴定分析中浓度的表示(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标准溶液的概念及配制的方法,分析结果的计算。
(6)掌握强酸强碱中和滴定中pH的变化,掌握混合碱的测定方法,了解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7)掌握EDTA配位滴定法及水的硬度测定。
2. 化工生产技术(化工专业选做部分)
(1)掌握流体的密度、相对密度、绝对压强、表压、真空度等概念。
(2)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
(3)掌握流体的流量、流速、稳定流动、动压头、静压头、位压头等概念。
(4)掌握流体流动形态的判断。
(5)掌握流体稳定流动时的物料衡算。
(6)掌握流体稳定流动时的机械能衡算——柏努利方程(压头形式)及其应用(流动阻力计算不作要求)。
(7)了解传热的基本方式和工业换热方法。
(8)掌握单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传热基本方程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9)理解换热设备的热量衡算,并进行加热剂(冷却剂)用量的简单计算。
(10)掌握双组分精馏原理、精馏塔构造和连续精馏过程。
(11)掌握精馏塔的全塔物料衡算、回流比的计算。
(12)理解压力分率、体积分率、摩尔分率和比摩尔分率的含义及计算式。
(13)掌握吸收塔的物料衡算及吸收剂用量的计算。
(14)了解解吸操作。
3. 环境监测技术(环保专业选做部分)
(1)了解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分类原则和要求;了解环境标准分类以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了解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理解水体污染,掌握地表水监测方案的制定方法,了解水样类型。
(3)了解水样的保存方法以及预处理的方法。
(4)掌握水样物理性质的测定方法。
(5)掌握水体硬度的测定和水体中溶解氧的测定方法;了解水样中氨氮的测定方法。
(6)掌握化学耗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方法,并能进行化学耗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计算。
(7)了解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含义。
(8)了解水质污染的生物监测。
(9)了解大气的基本概念和大气层的结构;了解大气污染物的主要存在形态;了解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方法;掌握大气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10)掌握大气中SO2的测定(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11)掌握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及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
(12)了解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13)理解噪声的定义和分类,了解声级计的使用。
(14)理解固体废物的概念、种类和危害。
(15)了解土壤污染监测。

化工(环保)类技能操作
一、考试大纲说明
(一) 考试形式
技能操作考试采用现场操作形式,由3个操作模块组成,考生现场抽取1个模块考试。考生技能操作应具有完整性,不得在规定时间内重做考试内容。
(二) 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60分钟。
(三) 分值分配
技能操作考试满分150分。
(四) 考试能力要求
1.考生能准确理解所选模块操作内容及相关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操作。
2.考生技能操作过程应具有完整性,在未经考官允许的情况下,不得重新操作。
3.考生技能操作行为应具有正确性、规范性和熟练性。
4.考生技能操作结果应具有准确性。
5.考生技能操作整体应体现注意安全、文明操作等良好实验习惯和职业素养。
(五) 参考教材
1.《化工原料与产品》(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省职成教教研室组编,2016年第1版)
2.《化学品检验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省职成教教研室组编,2016年第1版)
3.《化学实验技术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初玉霞主编,2002年第1版)。
4.《化工生产设备及操作》(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2016年第1版)
二、考试内容及范围
(一)考试内容
技能操作考试内容由3个操作模块组成,考生现场抽取1个模块考试。各模块内容如下:
模块一:氯化钠标准溶液配制与稀释
(1)用减量法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现场给定)的基准NaCl于烧杯中,加一定量的蒸馏水溶解,转移溶液至容量瓶中,初混、定容、摇匀,备用。
(2)准确吸取上述一定体积(通过计算所得)的溶液于另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初混、定容、摇匀,备用。
模块二:0.1mol/L烧碱溶液的测定
准确移取20mL待测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0.1000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变为橙色,读数、按要求记录并上交记录的数据。平行三次。
模块三:0.1mol/L盐酸溶液的测定
准确移取20mL待测盐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00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变为粉红色,并保持半分钟不褪色,读数、按要求记录并上交记录的数据。平行三次。
(二)技能要求
1. 电子天平的使用
(1)按照称量程序正确使用电子天平;
(2)正确地称取试样;
(3)正确读数,规范记录,准确处理数据。
2. 称量瓶的使用
(1)正确取用称量瓶
(2)熟练、规范地进行敲样相关操作
3. 滴定管的使用
(1)熟练、规范地进行滴定管洗涤相关操作;
(2)熟练、规范地进行滴定管检漏相关操作;
(3)熟练、规范地进行滴定管润洗相关操作;
(4)熟练、规范地进行滴定管装液相关操作;
(5)熟练、规范地进行滴定管赶气泡相关操作;
(6)熟练、规范地进行滴定管调零相关操作;
(7)熟练、规范地进行滴定管滴定相关操作;
(8)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9)正确读数和记录数据。
4. 容量瓶的使用
(1)熟练、规范地进行容量瓶洗涤相关操作;
(2)熟练、规范地进行容量瓶捡漏相关操作;
(3)熟练、规范地使用玻璃棒转移溶液至容量瓶相关操作;
(4)熟练、规范地进行容量瓶初混操作;
(5)熟练、规范地进行容量瓶定容相关操作;
(6)熟练、规范地进行容量瓶混匀操作。
5. 移液管(或吸量管)的使用
(1)熟练、规范地进行移液管(或吸量管)洗涤相关操作;
(2)熟练、规范地进行移液管(或吸量管)润洗相关操作;
(3)熟练、规范地进行移液管(或吸量管)吸液相关操作;
(4)熟练、规范地进行移液管(或吸量管)调液相关操作;
(5)熟练、规范地进行移液管(或吸量管)放液相关操作。
6. 烧杯的使用
(1)熟练、规范地进行烧杯洗涤操作;
(2)熟练、规范地进行烧杯润洗相关操作;
(3)熟练、规范地使用烧杯进行固体溶解相关操作。
7. 滴管的使用
(1)熟练、规范地进行滴管洗涤操作;
(2)熟 练、规范地使用滴管进行加液操作。
8. 试剂瓶的使用
(1)正确使用试剂瓶;
(2)熟练、规范地进行加液操作。